熊瑋田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學,江西 新余 338000)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也逐漸適應社會的發展,英語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十分重要,因此教師開展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要將英語教學與時代發展相結合,不斷創新發展和完善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思想束縛著我國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開展英語教學僅僅重視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與英語能力的提高。初中階段的學生要面臨升學考試,英語成績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我國的教育已經明確提出教學要以人為本,開展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讓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因此,傳統的教育思想已經無法立足于學生發展的需要,也不符合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培養要求。不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其必然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并且也不一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中考成績[1]。
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多為“灌輸式”的教學,教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底下聽,只能被動的接受英語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枯燥乏味,毫無新穎,直接導致了學生的英語課堂興趣不高,甚至有些學生一到英語課堂上,就會“犯困”。這樣的教學方式沒有將教學與時代發展相結合,不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初中英語教師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依舊采用“滿堂灌”的教育模式,堅持自己的主體地位,忽略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樣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嚴重阻礙了我國教育水平的提升與發展。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該轉變教育理念,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例如,教師開展英語教學過程當中,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2]。例如,教師進行英語授課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小組內的學生進行對話,在這個過程當中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使英語課堂的氛圍得到提升。教師則發揮輔導作用,指出和糾正學生口語發音中存在的問題,并給與學生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喜歡上英語課堂。調查結果顯示,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促進了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不斷加強與其他院校教師的溝通與交流,不僅要提升自己英語教學水平,更要了解當今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從而不斷地將新的教學理念注入初中的英語課堂中,為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做出屬于自己的貢獻。
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初中階段的學生叛逆性較強,處于個性發展的重要時刻,教師要做好引導,促進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提高英語學習效果,進一步掌握英語技能。因此,教師應該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方法,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引進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用的能力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除此之外,初中英語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還應該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營造輕松自在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英語知識并掌握英語知識[3]。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展示國外的電影或者節日圖片、視頻等,從而了解國外的人文文化、節日習俗,使學生產生求知欲,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學習英語知識。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上開展合作式教學法,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不斷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進而不斷地改善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建立一種輕松融洽的學習氛圍,以此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英語知識技能。另外,開設英語角等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英語學習與交流的機會,從而積極地為學生創造英語學習的環境,以此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我國以往的英語教學活動當中,只注重課堂知識理論的講解,而忽視了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開展初中英語教學,輔以適當的課外活動,也是一項積極有效的創新方式,在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方面意義匪淺。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開展不同主題和內容的實踐活動,打破傳統的教學課堂,帶領學生走出課外,比如舉辦猜謎語、角色扮演或是英文辯論賽等教學活動,確保這些活動的開展和教材中的知識結構相配合,由淺及深地進行英語知識教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對于英語課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更創設了一種輕松自在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要想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接班人,教育工作者就要響應國家號召,將英語教學和時代發展相結合,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教學手段與方法。英語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一定會遇到更多的問題,要求教師要學會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技能,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和英語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