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彥
(內蒙古卓資縣卓資二中,內蒙古 卓資 021300)
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較深,小學生的英語閱讀量、英語能力發展很不平衡。教師“滿堂灌”的課堂教學策略、課外作業的“題海戰役”使學生飽嘗語文學習的乏味與無趣;部分教師認為讓學生讀大量的英語書既浪費時間,又“收效甚微”。為應付方方面面的考試,強迫學生死記硬背,背誦大量英語單詞。大量機械重復的背誦任務,使中學生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扼殺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是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
大多數中學生英語閱讀量相對不足,閱讀面較窄;同時,由于學生受家庭影響,看書積極性大都不高。雖然老師也強調要學生多看課外英語讀物,多看英文原著電影,不少學生家長認為“讀英語不如做題”。而且學生缺乏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和方法,對有限的英語課堂僅僅是囫圇吞棗,受益不深,感受不到英語閱讀帶來的快樂。
在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理論的基礎上,教師應根據規定制定短期教學計劃。按照計劃進行備課,備課一定要認真嚴謹。每堂課應明確教學目標,不同章節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課件制作要符合教材、新穎獨特,作業布置應該有的放矢,恰到好處。教師除了課前充分備課外,還要全面了解學生,摸清他們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知識層次、心理狀況等。比如,精心備課,尋找與英語知識點相關的具有趣味性的小事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大家的上課情緒愉悅。該事例要貼近生活實際,學生很感興趣,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我力求多挖掘這種新穎有趣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大大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再設計分層次教學,就會做到事半功倍。作為老師,上課前備課是第一要求。領會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內容、了解學生狀況、認真書寫教案、精心設計教法、潛心制作課件、理性挑選習題等都是認真備課的關鍵。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詞匯教學中,老師要注意音和形的統一與結合,使學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對應的形聯系起來,產生興趣,再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對應的一定的音聯系起來,通過反復練習在大腦中建立起來一類一類詞的音、形模式聯系,如讓學生把長元音[i:]和she,see,sea,piece等單詞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組合的形聯系起來。這就解決了學生掌握詞匯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拼寫單詞。同時在興趣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來自教師的主觀努力。因此,教師要設計興趣引導學生運用記憶規則,例如,怎樣引出新知識、新句型,怎樣用同學們熟悉的生活現象去解釋一個概念,怎樣創設情景,怎樣歸納學過的知識等,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對剛學過的詞匯應及時不斷重現,不斷加深學生對詞匯的進一步理解,并在運用中強化記憶,而不應等到已經遺忘后再來追憶或重新學習。對剛學過的材料應該及時多加復習,復習的本身就是重復。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提高,復習的次數可以逐漸減少,間隔的時間可逐漸加長。重復的次數越多,忘得越慢。復習詞匯時還要注意詞匯之間的聯系。如果把單詞僅看成一個個彼此孤立的語言單位來學習,那就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記憶難度大。把單詞進行科學分類,不僅可以幫助記憶,還可以引發聯想,激發學生興趣。比如我們可把與“看”相關的詞匯歸結為look,watch,gaze,glance,glare,stare,glimpse等。定期歸納和總結可使學生形成相對完整的詞匯體系。
在進行新課教學時,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角和思維的主體。教師不能一言堂,更不能為了趕時間一味地灌輸。要把教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做一個指揮者、引導者,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初中生的母語習慣對英語學習產生的負遷性較大,因此必須創造非常興致的外語環境,盡量減少負遷性的作用。比如起始年級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課堂用語,如:Open your book.Stand up.Sit down.Read after me.Listen to me,please......待學生積累多了,基礎牢固了,就可以使用比較復雜的句子了。教學實踐表明,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使用簡單的英語,既淺顯易懂,又易于采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不必處處借助母語翻譯。
同時,要注重語境是進行詞匯教學取得實效的基本原則。《英語課程標準》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了各級目標要求。要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教師就要創設有意義的課堂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體會詞的意義、搭配和用法。教師在教學中要大量的反復使用新舊詞匯,同時要注意在語篇中教單詞,學單詞,用單詞,注意詞匯的各種功能。
老師除了在課堂上要關注學生,課外也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這樣可以交流感情。通過與學生的接觸,發現他們的學習習慣,進而對他們的學習方法加以指導。英語老師課外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動態。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課外要采取談話、交流、鼓勵等方法來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發現他們的優點,激發他們的興趣,努力轉變他們的心理,使他們能積極向好的方向發展,盡其所能,不斷進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