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霆
(江西省定南縣第二中學,江西 贛州 341900)
與其他初中學科不同,英語由于其語言學科的特點,容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留滯一些病垢。運用思維導圖使這些病垢有效解決,因此教師把思維導圖引入到初中英語教學中是值得倡導的。
學習英語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并不是輕松容易的。思維導圖使知識點簡單化,結合圖形,十分生動形象,讓學生能夠高效把握重點知識。從小學到初中的間隔,學生無法跨越,深陷于英語學習的難度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將知識點直接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對初中英語學習有一個框架,從而使學生更好理解教師所傳授的內容。在日常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使學生能夠獲得學習規律。
在初中的學習進程中,學生的思考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高。教師應在這一階段引導學生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讓學生在之后的英語學習中對抽象概念與知識不會迷茫。運用思維導圖,使學生對學習英語有更深層次的感悟,對抽象知識的學習不會陷入艱難的情境中。在思維導圖中,先從關鍵的詞匯學習,再清晰的讀懂文章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思維能力。
學生傳統記憶英語單詞,耗費學生大量時間,又無法奏效。對文章的學習,遇到生詞便停止腳步,學習效率低下。傳統枯燥的學習英語的方法使學生對學習英語望而止步,無法使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運用思維導圖,提取文章關鍵詞,使學生掌握文章大意,學習英語變得輕松。掌握思維導圖,使學生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與在小學學習英語的進程相比,學生學習初中英語需要掌握更多單詞,學生若采取以往的方式,對詞匯死記硬變,無法得到小學階段的有效成果,所以要改變學習單詞的途徑。例如,以ea作為關鍵詞,對其進行擴展,可得tea、sea、pea等,sea又可以進行二次擴展,得到seat、seal等,pea得到pear、peach等新單詞。教師通過將單個音節擴展為新單詞,再二次擴展,提取的新單詞在學生記憶的基礎上形成二次學習,能夠充實學生記憶量,豐富學生記憶單詞途徑。在單詞中有很多后綴名相同的單詞。例如,名詞轉化形容詞后二次擴展得到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形式,只有少數不規則形式的單詞在后綴有所變化。
語法應用在初中英語里是基礎部分,許多學生對于語法學習頗為苦惱。借助思維導圖使學生清晰記憶語法的規律,讓學生降低對學習語法的預期難度。例如,學習“begoodfor”,句型;be+adj.+for+n結構,首先理解意義,從結構擴展更多的相似語法,“bebadfor”,在理解基礎上將例句擴寫,讓學生記憶“begoodfor”相關語法的理解。“begoodfor”得到“bebadfor”,從“Alwaysplayingcomputergamesisbadforyourstudy.”(總是玩電腦游戲對你的學習有害)中記憶釋義,將“begoodfor”(對某人/某物有好處)擴展近義,讓學生實際掌握語法規律。
閱讀學習運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閱讀材料有更加深層的理解,幫助學生對主旨的理解,將學生閱讀文章的精讀能力有所提升。而教師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閱讀學習中,通過發散性思維的學習,增加學生對文章閱讀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例如,為了提升學生閱讀文章的速度,讓學生注意段落首句和段落尾句,這是思維導圖應用閱讀模塊的重點,再讓學生從題目關鍵詞反推段落的關鍵詞,提升學生對段落理解的速度,有效的勘破題目重點,對學生分析問題和把握文章完整的整體脈絡的能力十分有效率。
最讓學生難下筆的環節是寫作部分,學生的思維里沒有形成完整的寫作體系。在寫作部分中應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對作文有一個完整的脈絡理解,提升學生對作文的想象力,想象后在理解作文題目的基礎上下筆。教師通過自身示范作文的思維導圖,學生在盡量減少對教師的依賴下進行自主的思維導圖作文應用。例如,題目“我的童年”,將童年記憶回憶,“影響中童年最深刻的事”、“我和某人做了某事具體地點”、“對這段記憶最后的體會”,主脈絡分析完再進行二次分析,導入有溫度的情境,通過思維導圖大大減少偏題的可能性。
思維導圖模式在英語初中英語的應用,可以有效把握初中英語的具體脈絡,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質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思維導圖在歸納問題和突破重點難點疑點上,十分重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格,同時助力學生在實踐英語應用中能力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