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云
(貴州省貞豐縣龍場鎮向家寨小學,貴州 黔西南 562205)
數學作為一項基礎性學科,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數學雖然具有邏輯性強,理論度深的特點,但是其也并不是一門高高在上、空中閣樓般的學科,許多數學知識和應用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學生學習和掌握好數學對于以后的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這也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思路,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進,特別是要注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結合,與時俱進,從而保障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數學素質和整體能力的提高。
隨著新課改時代的開展和深入推廣,當前的教學形式已經與之前大不形同,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應當進行適當的轉變和創新。小學數字學科的性質比較特別,一方面理論性和邏輯性極強,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數學知識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生產具有緊密的聯系,給教師教學方式的完善提供了多種可行途徑[1]。
但在當前絕大多數的數學課堂上,傳統的教學方式仍占據主要地位,教師將知識強制性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大量的艱深的數學理論,但往往卻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身處在一個壓迫性,充滿緊張氛圍的課堂上,本身就不利于自身思路的打開和發散,也無法快速進入學習和思考狀態,整堂課的學習狀態不對,從而導致無法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吸收和掌握。此外,教師若一味堅持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不積極創新求變,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受到嚴重打擊,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總之,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弊大于利[2]。
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科本來就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和抵觸心理,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并不高,因此,數學教師就應當意識到這一問題,并積極想辦法進行改善。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給中,由于教師面臨較大的教學壓力,因此,為了保證教學進度的按時推進和教學計劃的落實,往往忽視了課堂氣氛的活躍,從而使得數學課堂的整體氛圍較為沉悶、壓抑,沒有生機和活力。此外,在數學知識的講授中,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交流程度也遠遠不夠,這對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是十分不利的,對于將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升也具有消極影響[3]。
教師要想實現教學方式的有效創新和改變,首先就要從自身做起,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打開眼界,走出傳統的禁區,多多接觸新技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從而實現對自身教學思路的轉變,找準正確的創新方向。
數學學科的學習是一個長期性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持之以恒的努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數學學科的學習和教學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教師應該追根溯源,弄清提高教學效果有效性的本質。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和提高,比如,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設置課堂問題難度,由易及難,由淺及深,由表及里,一步一步建立學生的數學自信心,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建立正確的數學思維。
在當前的絕大多數課堂上,已經普遍配備了多媒體及其他教學設備,網絡資源的搜索和查詢也十分便利。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合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方式的改善和創新,比如,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通過這些信息設備在課堂上進行快速、高效的信息搜索,實現資源共享。從而保障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方式的有效創新[4]。
數學是一項具有實用性的學科,因此,教師不能僅僅通過課堂來開展數學教學,應當引導學生在課下積極的去參與和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并自行實踐運用,從而在課上和課下都能夠得數學知識的有效學習和掌握。比如,在學習“位置 與方向”這個單元的教學時,就與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可以以讓學生在上學和放學的途中注意周圍的建筑物,同時辨別方向,增加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還能讓學生全方面的實現知識點的學習和鞏固,可謂一舉多得[5]。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信息化社會的高速發展,信息化技術對于教育行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具體到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來說,教師一定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完善整體的學科教學思路,進行自身教學方式的創新。此外,也要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將現有的信息教學設備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在一起,實現學生數學水平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師教學質量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