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
(重慶市渝北區松樹橋中學,重慶 渝北 401120)
初中語文教學與小學語文教學有較大的差異,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更加側重于學生對于人物、事件的分析,語文教師在這個教學階段應當充當一個引領者的角色,通過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思考。在課堂中提問既需要教師對于教學內容有十足的把握,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有充分的了解,什么時候提問,提什么樣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是否切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些都是語文教師在提問時需要考慮的,教師對于提問策略的掌握與語文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成效直接相關。本文將著重闡述對于當下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提問的一些策略分析。
提問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固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切不能盲目地提出問題,而是要遵循提問方法,要做到提出的問題既切合課程的教學目標又與教學內容相關性強,并且還結合了班級內學生的實際語文水平,這樣的提問就可以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了。除此之外,語文教師在提問前要熟悉教學內容,不能夠提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問題,提問要明確地指向教學要求,并且能夠對教材中的難點起到引導作用,才能幫助學生快速地突破課本知識。當然教師也可采用直接法進行提問,在課前使用該方法提問能夠讓學生明晰本次的教學目的以及教學要求,讓學生以問題為線索來把握文章的脈絡,從而加深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
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延伸,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提出富有新意和教學意義的問題,這樣既能夠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還能夠讓學生在探索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合作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使用提問的方法進行教學時應當側重于問題的設計,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以教材作為支撐點,從全新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確保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集中注意力,跟隨著教學課堂中的問題來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索,從而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教師在使用這種方法教學時,一定要注意選擇提問的方式方法以及問題的思維方向,設計創新問題的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提出問題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這樣教學的成效才能夠得到有效保證。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如果有固定的答案,局限在課本教材之中,那么學生就難以從教學中來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并且也會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不愿意在教材中尋找問題答案。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所提的問題應當具有開放性,盡管一個學生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往往不能夠全面地作答,或者學生只能夠從某一個角度來回答問題,但是教師也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讓學生根據同學的回答來進行有效的補充,讓學生從彼此的回答和最后教師提出的較優的答案中認識和理解到從多角度回答問題的方法,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將會對學習內容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具有極強的分析能力。
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和教學問題時需要考慮到班級內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將一個較為困難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小問題,并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課堂中分步地提出并根據學生的語文水平選擇學生進行作答,這樣既能夠保證班級內語文能力不同的學生都盡可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還可以讓學生有深入思考的余地,可以較好地把握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所提問題在字面上應當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確保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題目,并且教師要清楚地掌握班級內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在提問時切不能將難度較大的問題交給語文基礎差的學生來回答,這樣不僅不能達成教學方案中的基本教學目的,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擊其自信心,當然也不能將十分簡單的問題讓語文能力強的學生來作答,這樣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態。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向學生們教授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們能夠依據提問方法,在預習教材時通過自己給自己提問、小組內互相提問的方式自主提高,例如,教授學生們把握文章主題的方法:文章內容看標題,在講授一篇新的文章時讓學生們重點關注文章標題,讓學生們從標題中猜測作者所要敘述的事件、人物及文章情感,深度理解命題含義從而來把握文章的整體框架結構;教授學生們把握重點詞句的方法:文章思想看詞句,重點段落的重點詞句往往是解讀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關鍵,讓學生在文章中找尋重點詞句并思考這個句子為什么放在這個地方、這個句子究竟好在哪里、這個句子怎樣引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和分析就能夠大致地挖掘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人物情感了。
總而言之,提問式的教學方法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十分實用,其成效也非常顯著。語文教師要想將該方法應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將自身的教學經驗與之相結合,還要在確定語文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提出對教學目標針對性強的問題,能夠根據教材內容合理延伸,讓問題具有新意和教學意義,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摒棄掉固化于課本的問題,多提開放性的問題來促使學生展開思維,對學習內容積極思考和探索,增強學生對于語文教學活動的參與度,并且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班級內學生的實際語文水平,為語文能力不同的學生群體分別有針對地設計問題,確保學生都能夠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有所收獲,最后教師還應該授以學生提問的方式方法,教會學生自主提問,讓學生能夠掌握自主學習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