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環宇
(河南大學外語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互動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互動是指所有現存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狹義的互動是指在特定的情形或一定的社會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溝通。教育領域中有學者指出,互動主要是指發生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相互溝通和理解,共同領會知識的含義,達到共同發展的這樣一種教學的目標,除此之外,互動還發生在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材內容之間,僅僅單向的互動并不能稱為真正的互動。還有人指出,互動是溝通,啟迪和互相學習。換言之,互動不僅是幫助學生表達他們的想法,理解別人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互相啟發,互相學習。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互動在教育領域主要是指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相互激勵,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信息,共同完成任務,共同受益的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教學方式。
20世紀70年代,布朗和佩林薩爾最先提出互動教學的概念,他們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是用來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技巧和實時學習監控的能力。在這之后很多不同的教育學者都對互動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路易斯認為這種互動教學方法可以使語言學習者在群體,同齡小組或其他真實的互動情境中積極地去學習目標語言。里弗斯認為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的互動教學活動,比如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可以極其高效地去學到更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那么現階段我們對互動教學模式有了新的理解,即它是一種旨在培養學生自我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新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以讓學生喜歡去學習,學會去學習,并且愿意去學習為目標,它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看作是情感的相互影響過程,教師和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雙向溝通,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因此,互動教學的應用有著很大的意義。
和角色都發生了轉變,課堂的進行不再以教師為中心,老師也不再是學生學習的絕對權威,而是逐漸把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給提高了上來,教師轉變為在授課的過程中多去關注學生的實時學習狀況和內心的感受,以此來不斷地去調節自己的教學節奏和教學策略,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助幫手。與此同時,學生對學習有更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的獨立性思考也得到了拓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來檢驗自己的授課效果,學生也可以向老師提問,以此來解答自己的困惑,或者雙方就一個問題共同討論,共同思考,然后找出問題的答案,在這種教學相長的動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僅得到了提高,而且與老師也建立了一種信任和更為親密的關系。
有效的互動模式。這種學生之間的互動一般是通過課堂上老師組織的一些學習活動來實現。教師通常把一個班的學生分為好幾個討論小組,在這個小組里,學生不是隨意地去分配,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弱去合理安排,以強帶弱,這樣才能夠在他們之間形成一種有效的互動。老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給學生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的討論,交流與合作,互相之間取長補短,能夠高效地去進行課堂的學習活動,而且在此期間學生的交往溝通能力得到鍛煉,團隊合作能力也得到提升。
本中學習內容,以自己的方式去呈現學習效果的一種動態的學習過程,即真正地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在獨立自主的學習狀態中尋找到學習的突破口,獲得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即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進行課文閱讀學習時,整個課堂的教學重心不再圍繞著老師進行,而是引導學生就閱讀材料的主旨大意,難解句分析,相關知識問題的頭腦風暴討論等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答案,自主地去分析和解決閱讀材料中的問題,即在學生和閱讀材料之間形成一種隱性的互動,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去提高閱讀興趣。
首先,課堂閱讀教學以教師為主,學生不能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權威,只是單純地教授學生新的單詞和詞組,為學生翻譯課文材料和講解語法,整個教學活動老師幾乎全程掌控,學生能夠參與的部分很少,只能死板地去接受知識,學習效率不理想,從而也就不能真正地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氛圍;其次教學組織形式單一,教學活動較少。在這種情況下,組織教學的唯一形式就是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不能夠獨立地去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教學活動也只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沒有太多的老師和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不利于教學任務的實施和完成;然后傳統教學中對于課文知識的生活情景應用涉及比較少,內容比較枯燥,課堂上講的東西與現實生活的情況不能很好地銜接,這就促使學生容易用中文的思維去思考英文的一些問題,學的英語不夠地道;最后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沒有一種合理的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老師 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只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成績之外的學習態度,學習亮點和學習過程都缺乏一種合理的評價,以至于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全面發展。
以上我們討論了傳統高中英語閱讀課中存在的幾個基本的問題,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利用互動教學模式來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呢?下面是對這種方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中應用的具體分析。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老師往往是處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容易把老師看作是學習的權威而不去積極思考,教學過程老師參與度很高,而學生參與度卻很低,導致課堂氣不活潑,完全不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因此,我們需要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自主能力,減少老師的過多干預,實現課堂的良性互動。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能只是一味地去帶領學生學習單詞語法,翻譯難解句,然后布置練習任務,這樣只能養成學生被動學習的壞習慣,應該讓學生學會獨立閱讀,獨立思考,深層次去理解閱讀文章想要傳達的含義,然后提出自己的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老師同學們熱烈地去討論,交流思想,互相溝通,積極地去全程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一來,學生會覺得自己既是班集體的一份子,也是學習過程的一份子,學習的主動性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另外老師對待學生的發言和觀點,應該采取開放和積極鼓勵的態度,并且引導他們用所學過的知識以英語口語的方式去和同學們交流互動,這樣不僅能夠讓他們潛意識養成用英語表達的思維習慣,而且使用正強化能夠提高學生能動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高中閱讀課教學中,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教學活動也比較少,這樣整個課堂的教學氣氛顯得不是很活躍,課堂參與積極性也很差,所以我們需要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活動,實現課堂的良性互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輔助工具PPT,豐富多彩的圖片,各種音頻,有趣的視頻等一些外在的教學工具來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增強他們學習的集中度,也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實現課堂上老師與同學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比如我們在學習高一必修二的”The Olympic Games “時,就可以首先放一個奧運會的視頻,或者奧運主題曲,然后問同學們記不記得這一重大活動,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然后把全班分為幾個小組,展示一些有關奧運的知識題,讓他們進行知識競賽,在閱讀講解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先瀏覽學習,找出自己不懂的部分,然后老師統一再講,在此期間,老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小活動,比如你問我答,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如此一來,在這種課堂的良性互動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提高。
現階段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學生僅僅是學會了知識,并沒有學會去運用知識,再加上平時的生活中很少能夠接觸到真實的英語交流情景,所以學生學的知識很死,不能夠靈活運用。因此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創設英語交流情景,實現課堂的良性互動。首先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以英語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用英語去表達自己的思想,養成英語思維方式的好習慣,上課時努力做到以全英的方式和學生交流;然后在英語閱讀講解的過程中,要努力挖掘能夠讓同學們進行英語交流的機會,然后創設英語交流情景,讓學生運用本節課所學到的一些新的單詞,短語和句型去進行情景交流。比如我們在學習高一必修一的”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時,當學完這篇課文時,我們了解到曼德拉和埃利亞斯有共同監獄生活的經歷時,老師就可以創設一個采訪埃利亞斯的情景,讓同學們進行角色扮演,運用本節課學到的知識設計一個問題采訪活動,這樣既可以達到復習鞏固知識的效果,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還是帶有很大的弊端,老師往往只看學生的學習成績結果,而忽略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努力和亮點,這樣就會造成評價形式單一片面,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創新閱讀評價形式,實現課堂的良性互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和自我評價,這樣全方位的互動才能及時地去發現問題,然后去解決問題。師生互評中老師既要指出學生的缺點和不足,也要看到學生在閱讀方面的閃光點,比如說,詞匯量大,瀏覽信息快,態度端正等,激勵學生繼續前行,學生對老師的評價主要是為了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生生評價一方面在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對比和競爭,促使學生有一種緊迫感,另一方面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自我評價主要是檢測自我的認知和他人對自己的認知的差距。這樣創新閱讀評價形式,才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互動教學模式應用以前,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閱讀課枯燥乏味,效率很低,采用互動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教師調節課堂氣氛,帶動學生學習熱情,設計不同種類的互動教學活動,極大地提高了高中英語閱讀課的課堂效率,教師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索中,自身的教學能力得到提升,教學風格得到改變,教學經驗也積累了不少,有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
互動教學法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創造性思考,并且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教材的互動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把這種方法運用到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訓練他們的獨立思維能力,使學習興趣得到發展。
現階段新課標的要求是,教育要堅持人本的理念,實施素質教育,在課堂中要把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顯現出來?;咏虒W模式的實施符合了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創新了外語教學的方法,為以后人們對此類方法的研究積累了相關方面的資料,也更加貼近現階段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