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靜
(山西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臨汾 041606)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有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更加復雜,企業職工的思想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何讓企業職工形成向心力,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對企業經濟效益和提升有很大助益。企業文化和政工工作之間聯系緊密,在國企政工工作開展時,要注重企業文化的融入,不斷提升國企政工工作創新的實效性,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
在企業的長期生產實踐和發展中,逐漸形成獨特的理念和行為方式,主要包括道德規范、生產實踐、價值觀念等,這些都是企業文化的范疇,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發展起到凝聚、激勵、導向等作用,推動了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從內涵上來看,國企政工工作屬于思想政治工作,在開展時以馬克思理論為基礎,通過價值觀教育,踐行黨的方針路線、民主法治,弘揚企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教育,正確處理職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確保國有企業的發展與黨的方針路線保持一致,發揮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可以說,政工工作是國有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紅線,是維持企業活力的有效保障,黨員職工的綜合素養可以決定國有企業未來的發展,在國有企業的領導層面,要對政工工作充分認可和重視。其次,開展政工工作對提升國有企業經營效益有很大幫助。企業發展以盈利為目的,一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建立了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但是在實踐中仍然會遇到很多問題。
從共同點來看,企業文化和國企政工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兩者整體目標一致,都是通過價值觀的形成來提升職工的工作意識,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動力。二是兩者對象一致,開展時以職工為基礎,在對職工一定了解的基礎上,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三是兩者在執行內容上相同,以精神為導向,不斷提升職工綜合素質,推動企業工作的有序開展。
從不同點來看,企業文化和國企政工也有三方面的差異。首先,兩者性質存在區別。企業文化屬于經濟文化的范疇,主要服務于企業的管理工作,沒有濃重的政治色彩。國企政工具有較強的政治色彩,引導職工政治立場鮮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其次,兩者作用不盡相同,企業文化主要是以企業的發展目標為出發點,最大程度的調動企業員工生產實踐的積極性,對企業內部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國企政工工作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把全員的思想統一到黨的大政方針的高度。最后,兩者目的有所不同,企業文化以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益為目的,國企政工旨在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政治目的。
事物處于不斷發展和變化之中,開展國企政工時不能一味抱殘守缺,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創新政工工作觀念。政工工作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密切聯系群眾,關注民生。要與時俱進、思想先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立德之本。要切實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在建立和健全機關的各項制度上狠下功夫。與此同時,國企政工工作要不斷拓寬視野,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其它企業先進的工作經驗,以馬克思主義為導向,樹立不斷創新的工作理念,為國企的健康提供思想基礎。
要加強國企政工工作制度創新,結合企業文化的特點,規范國企政工工作的制度,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促進政工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和高效化發展,實現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在創新和發展中,要強化工作制度的改革,就原有制度當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科學改革,不斷提升制度的科學含量。同時,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定期對職工進行優化和評比,加大職工思想激勵效果,樹立典型和模范帶頭人物,達到良好的引導效果。
在工作方法,國企政工工作要結合企業文化的特點。在“互聯網+”背景下,國企政工工作應把握發展機遇,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將員工的思想教育、理念引導、企業文化建設與互聯網相結構,構建以互聯網基礎的現代化教育管理平臺,體現政工工作的即時性、互動性,實現員工思想理念、工作行為與企業文化的無縫銜接。將政工工作融入到企業網站、微信交流群中,不斷提升政工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工作內容上,國企政工工作要融入現代化的教育內容,通過強有力的文化建設豐富國企政工的內容,確保教育內容符合職工的基本特點。在內容創新過程中,要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融入其中,融入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用現代化的理論武裝職工的頭腦。不僅如此,在政工工作開展時要強化民主法治教育,解讀國家最新政策,引導職工樹立市場參與意識,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做到吐故納新,不斷提升自身工作效率。
總而言之,企業文化和國企政工工作息息相關,在政工工作開展時要以企業文化為載體,從觀念、制度、方法和內容等方面創新政工工作,實現企業文化與國企政工工作的有機融合,為國有企業的長期發展注入鮮活的動力,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的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