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艷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在如今幾年我國職業教育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許多高等學校進行擴招,甚至部分地區的一些專業畢業生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而職業指導教育更注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與技能你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目標進行教學指導,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改革。如今的高校更重視技能的培養與提高,往往會針對企業的需求以及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對課程內容進行完善,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的完善豐富創業就業指導課程的內容。
高等學校就業指導課程的目的就是為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指導以及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雖然我國大部分高校都開設專門的就業指導課程,但其體系仍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缺陷,比如師資隊伍薄弱,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創業理念較為滯后,教育目標不夠明確等種種問題。所以當前必須要做的就是積極進行大學生創業就業的課程改革與內容豐富,為培養人才投入更多的力量,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創業就業的實踐活動與研究。
當前許多學校的創業就業指導課程都存在偏離實際的內容。比如,創業教育方面的內容過于繁復冗雜,缺乏一定的針對性。由于我國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是選擇進入企業就業的渠道,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屬于少數,所以對學生進行過于復雜專業的創業實施與管理方面的教育指導,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導致學生無法對課程產生共鳴,學生缺乏對企業文化的了解以及認同感,所以,其職業素質以及能力不能達到應有的標準。
創業就業指導課程在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生的指導方法上,仍然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由于目前職業教育課程的某些實訓活動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對學生個體的特點缺乏專門的咨詢與指導,所以對學生的職業觀念以及價值教育無法獲得學生的完全認同。這就導致學生在面對職業判斷以及選擇時,缺少一定的職業素養,對就業形勢要求的適應度偏低。所以高校進行創業就業指導課程更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企業的需求作為參考,對學生個體特點與性格進行分析,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職業素養與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幫助學生清楚認識自我潛能,選擇合適的崗位,培養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提高職業素養,并以就業創業為主題,已經成為當前就業創業教育的重要目標。教師可以開展相應的競賽或者實訓活動,并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為指導課程的核心。通過這樣活潑的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以及積極性,來獲得學生對就業創業的認同感,讓學生能夠擁有正確的職業就業價值觀,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的特長興趣以及職業傾向進行了解與分析。同時讓學生對社會職業需求進行基本的了解 ,讓學生能夠以社會需求為目標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樹立科學的職業目標,尋求最佳的職業發展途徑,并制定相應的發展措施,根據所學內容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從容不迫的步入社會。
要想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并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就一定不能缺少案例的分析。為學生講解好的案例,讓學生能夠對案例進行學習與分析,正是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對創業就業指導課程體系進行健全予補充的路徑。在課堂上可以通過現場模擬演練為學生提供真實感,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體會現場情景,并讓學生體驗自主解決問題的感受。老師要注重挑選具有代表性和思想深度的案例為學生進行講解,同時用有趣的安利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愿意自己主動的對案例進行深入思考并做出大膽的分析與設想,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從案例中獲得更加深刻明確的學習效果。同時采取合適的案例讓學生進行自主分析,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膽量以及創業就業分析能力,拓寬學生思維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好方法。
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在我國仍屬于新興課程,其經驗和理論體系都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形態,所以要想對創業就業的指導課程進行體系的完善與豐富,對學生的創業就業能力與素養負責 就必須要擁有一批具有責任心、熱情有活力、具有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教師來開展創業就業指導課程。進行學生創業就業指導的老師一定要踏實穩重的參與教學研究,積極加入實踐活動,從中獲取經驗與知識,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的完善工作真正的開展起來;能針對學生個體的特點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 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行動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發揮應有的作用。
積極選擇可操作性較強,教育意義較強的實訓活動來進行學生職業素質的拓展與訓練。這種體驗式的學習過程能夠讓學生投入進來,通過實訓活動來掌握知識與技能,同時在無形中形成團隊意識,創新意識以及競爭意識。在創業就業指導課程當中,有選擇的挑選企業的拓展訓練召集學生參加,在加強學生職業素養與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對就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一種完善。
結束語:全文對創業就業指導課程實踐改革內容進行了論述,并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大學生創業就業指導課程,對于日后的發展有著積極而重要的影響。完善創業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構建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為大學生灌輸正確的就業價值觀,同時提供明確的就業方向,為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及對工作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