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華
(新蒲新區(qū)蝦子寶合小學,貴州 遵義 563125)
運算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根據自身的理解內容面對不同的計算題,對數學知識實現了有效的掌握。運算能力是邏輯思維與運算技能相結合的最終結果,學生要具備運算能力實質是正確運算的過程[1]。運算能力不能獨立存在和發(fā)展,而是在學生具有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記憶能力等不同能力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綜合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運算能力,才能掌握數學知識,從而能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數學問題。
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內容中,運算在教學內容所占的比重較大,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具備多種計算方式,能夠在面對數學問題時,在大腦中搜索更快、更有效的計算方式,從而正確的解答數學問題。通過對小學生的調查發(fā)現,在數學知識教學過程中,小學生雖然在課堂上表現出理解的狀態(tài),但是在真正解答數學問題時,卻總是出現錯誤的現象。通過對學生的這種現象分析,小學生運算能力較弱的因素包含以下幾點:第一,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第二,理解能力較差。小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沒有完全理解數學知識,比如對運算法則的理解及符號問題等,導致了計算方法錯誤。第三,學生無法理解空間圖形,由于小學生缺乏空間想象力,所以無法在學習圖形式能夠對圖形產生正確的理解。第四,小學生的心理具有畏懼困難的特點,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會采取躲避的心理,使知識無法有效掌握。第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注重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只注重解題的思路,使學生的運算能力較差。第六,綜合實踐課程缺失,學校教學中只是注重單一式的數學教學過程,所以學生無法通過綜合實踐,培養(yǎng)運算能力。第七,學生缺乏自覺驗算的習慣。
由于小學生具有畏懼教師的心理及害怕受到學生的嘲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不愿開口、害怕開口的現象。教師要注重小學生具有的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設置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發(fā)表自已的見解,通過同學間的討論,能夠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使語言表達與數學思維處于共同發(fā)展的趨勢中[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基礎技能的教學,對于低級化的運算教師不能忽略,而是要通過反復鞏固練習,使學生掌握基礎技能,才能在以后的計算學習只具備扎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兩位數除一位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口述語言表達,把算式的計算過程進行展示,從計算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掌握學生是否理解了算理。如27÷3=?42÷6=?88÷2=?
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加強學生邏輯思維的訓練。教師可以根據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把解決的過程運用自已的猜想進行表達,再通過運算去驗證學生的猜想是否正確。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產生探究的欲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研究運算過程,從而能夠理解算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這樣的手段,通過引導學生推理訓練,學生能夠理解運算的過程,在進行運算練習時,學生進入運算過程中,能夠根據理解的算理一步一步的把正確的運算內容呈現出來,從而實現正確的答案。
另外,每位學生的學習特點具有差異性,部分學生只喜歡單層次的運算,不習慣多層次的運算。教師要注重這一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性的分析問題,養(yǎng)成全面分析的習慣。在運算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題多解的能力,在此過程中,能夠利用一題多解歸納出此類問題的最簡便的運算方法[3]。
由于小學生具有畏懼困難的心理,在遇到自已無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時,會采取逃避的心理。數學教師要了解小學生具有的這一心理,以興趣激發(fā)為教學手段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同時,教師要采取從旁協助的方式及鼓勵的語言,如果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要引導學生并利用鼓勵性語言,讓學生朝著正確答案方向邁進。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后,成功的正確解答數學問題后,由于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滋味,使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fā),再面對困難的問題時,并不會產生退縮的心理,而是充滿信心的去面對數學問題。利用自身已經學習到的數學知識,不斷運用于解題過程中,從而尋求出正確的答案。另外,教師可以采取口算與心算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節(jié)省做題時間,從而為較為困難的問題留出更多的思考時間。
驗算是驗證解決過程是否正確的唯一工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驗算的能力。很多學生由于不具備自主驗算的習慣,在考試中不會對自已的計算結果進行逆運算,使此題產生了扣分現象。而實際上,小學生對此題的解決過程是理解的,但是由于馬虎或者其他原因,而產生了錯誤。從此可以看出驗算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遇到運算時,教師要不斷讓學生進行驗算,長此以往下,學生自主驗算習慣有效養(yǎng)成,從而避免理解的數學問題產生錯誤計算的現象。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決定著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教師在加大基礎技能的教學力度,通過口述語言表達與反復練習鞏固,使小學生掌握基礎技能,從而在以后的運算學習過程中具備堅實的基礎,實現運算能力不斷提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