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瓊
(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保山 678000)
多元文化本身具有強大生命力,豐富人類文化的同時也加劇了文化間的沖突,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尤其是中醫藥學專業下的學生,加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成為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
文化的多元化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在給中醫藥高等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夾雜著各類考驗,可能會導致中醫藥學生意識逐漸淡化或是道德逐漸失衡等等,給教育事業帶來了各方面影響。
理念是教學科目中的根本,是體現學科價值的有效信息,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信念,促進教學的同時,也在影響著中醫藥專業學生,對于中醫藥專業學生而言意義重大。隨著多元化時代的到來,本該在學生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受到嚴重挑釁,學生接觸的信息多了,學生各類意識也在逐漸加強,學生個性得到較大程度助長,都不利于中醫藥高等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學生們心中樹立。
多年來,隨著中醫藥高等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創新,對社會服務的功能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雖然這是一種好的教學理念,但是隨著教學將其進行過分宣揚化,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中醫藥學生群體中的作用。同時,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漸忽略了學生群體,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也逐漸被學生忽視和模糊,導致了中醫藥高等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高。
文化環境是促成學生學習的關鍵細節,文化環境也可以說成是校園文化,穩定、獨特的校園文化對于學生無疑是重要的存在,對中醫藥專業的學生學習、成長都發揮著積極功效。我國中醫藥高等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講究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將有形與無形的做到融合,也就是將物質與精神做到連接,保障教育的成效,保障學生的學習環境。中醫藥高等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包括物質環境、文化環境、人際環境、制度環境等等,在文化多元化的沖擊下,這種穩定環境正在發生著改變,觀念更多元化、思想更多元化、行為更多元化,所有這些因素,都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穩定,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及滲透較為不利。
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中醫藥高等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需要及時進行更新和完善,保障學生思想的及時跟進,在中醫藥專業學生中更要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在內容做到調整及改變的同時,還有一些不需要改動的方針、目標,如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與地位,這是我國歷史進程中的瑰寶與財富,是需要學生吸收及消化的重要內容。在中醫藥專業中,也要及時向學生灌輸幾千年的醫療文化,傳遞服務患者的正確思想,更好的展現醫者風范。
隨著文化多元化的沖擊,校園學生的思想也得到了極大解放,各類信息都在填充著學生的大腦,其中一些詆毀文化思想的糟粕也逐漸滲透到了校園內,對于中醫藥專業學生成長及心理都造成影響,阻礙了學生愛國意識的形成。醫鬧事件的扭曲傳播,也極為不利于學生擺正治人心態,不利于中醫藥學專業學生的心理發展。面對這種現狀,教師應重視學生主導思想的培養,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加強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及滲透,在大方向把握準確的前提下,還要加強醫藥學生的思想觀念指導,幫助學生認清自身職能屬性,讓學生秉持著醫者父母心的學習狀態,在正確的大觀念下做好自身的心理建設工作,幫助學生有效抵制不良信息帶來的思想侵蝕,堅定學生的治病救人觀念。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來自各個方向的各種信息,有糟粕也會有精華,教師應酌情進行分析,辯證的看待外來文化。在堅定學生馬克思主義思想信念的同時,要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待外來信息,可以借鑒優秀醫療文化,但是要堅決抵制不良醫療文化侵蝕。在中醫藥高等專科院校思想教育課堂上,教師也應順應社會發展與社會變化,教導學生用辯證眼光看待事物,尊重學生吸取外部信息,這對中醫藥學生加強自身文化涵養有幫助,但是需要提醒學生注意辨別,不要受不良文化信息的影響,堅定自己內心的信念,做到在社會發展下守護自己的精神信仰。
在高科技時代下,中醫藥相關教師教師可利用各類高科技手段展開思想政治教學,用網絡來傳播正確思想及正確政治路線,大力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大力弘揚我國醫者風骨,積極培養學生健康心理。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匯總出優秀文化信息及優秀醫者人物,羅列出不良文化信息和不良診治事件,做到在集體中的傳播,幫助中醫藥學生避免文化侵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堅定了中醫藥學生的治病信念。不管采用何種創新手段,都需堅持正確的政治、思想路線,并將培養學生文化道德修養為目標,擺正學生學習醫療知識心態,幫助學生更好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幫助中醫藥學生更好的步入社會服務于人。
綜上所述,為了讓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發揮更好功效,需要教師的努力,也需要學生的配合,不斷解放思想,不斷加強道德、政治思想滲透,堅守本應堅守的良好信仰,將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發揮最大化,促進中醫藥高等專科院校教學事業的再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