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萍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 200083)
黨日活動是指基層黨支部圍繞一定主題組織黨員開展的教育活動,作為黨組織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途徑,是高校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通過黨日活動的經常性開展并通過不斷創新黨日活動的形式,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強化黨性修養,增強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隨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的推進,高等院?;鶎狱h組織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如何進一步結合專業特色,創新黨日活動模式,使黨建工作富有特色、充滿活力,已成為當前思政工作的重要課題。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以研究生兩級管理改革為契機,依托學院優勢,結合專業特色,在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打造黨日活動品牌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研究生黨建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挑戰?;鶎狱h支部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仍需進一步強化。研究生黨支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黨日活動是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有效載體,通過開展主題明確、形式多樣、教育針對性強的教育活動,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加強研究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強化黨性觀念、增強黨性修養,進一步發揮研究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通過創新黨日活動模式,將黨員的教育管理與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研究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增強黨日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基層組織的凝聚力,以黨日活動為載體建設研究生黨支部,進而將研究生黨建工作做好做實。
“經常性”與“實效性”難以兼顧。部分研究生黨員常以課業、科研任務較重為由,不參加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這是黨員黨性意識淡薄的表現,導致組織生活渙散。另外支委會成員責任意識不強、業務能力薄弱,重數量不重質量,重“任務性”而忽略“實效性”,同樣會使得黨日活動的效果大打折扣。
內容與形式均有待創新。黨日活動最初以“課堂式”主題討論為主,內容空洞,形式乏味,難以調動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后來衍生出一些較為新穎的活動形式,例如知識競賽、影視教育、實地走訪等。但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還存在忽略活動教育性的問題,所以僅僅通過形式的創新還遠遠不夠,應做到內容與形式的協同創新,貼近中心任務,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聯系起來。
黨日活動的開放性不夠。黨日活動僅面向支部內黨員開展,參與范圍較小,再加上宣傳力度不夠,輻射面較小,不利于支部之間的交流學習和黨日活動的創新。
高級翻譯學院以研究生兩級管理改革為契機,依托學院優勢,將專業特色以切實可行的方式融入黨建工作,在創新黨日活動模式方面進行了探索。本文將以“講好中國故事,翻譯挑大梁”主題黨日活動為例進行探究。
高級翻譯學院2016級第三黨支部積極響應“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通知要求,深入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落實有主題、有討論、有共識”,強化思想教育功能,突出黨性鍛煉,倡導開放創新,不斷提高質量、增強實效。此次“講好中國故事,翻譯挑大梁”為主題的黨日活動依托2017年暑期支部黨員共同參與的《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和《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等翻譯項目,提高研究生黨員對黨政外宣項目特殊性和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探討如何從黨情和國情出發,利用具有中國特色的翻譯技巧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明確作為一名優秀的黨員譯者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以及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和政治素養。
前期準備。召開支部委員會議,就活動內容和形式進行討論,確定責任分工。為便于活動的順利開展,根據實際需要將參與人員分為若干組并分配活動前期調研任務。
借助學校網絡信息平臺、黨建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向全校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宣傳本次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
活動實施。本次主題黨日活動共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活動及背景介紹
主持人簡要介紹本次活動的背景、目的以及流程。
項目案例講演
內容:黨員代表從黨政外宣翻譯項目中的某個典型案例出發,以小見大,闡述黨員譯者應該具備的政治敏感度、歷史知識儲備以及處理此類文本的中國特色翻譯技巧。
目的:將翻譯學習與黨員素養聯系起來,為黨員譯者今后的學習提供方向。
趣味競猜
內容:兩位黨員一組,一位黨員用中文解釋一個黨政術語或短語(不得說出術語中的任何一個字及其同音字),另一位黨員回答術語英文譯文。邀請三組黨員參與活動,獲勝團隊每人將獲得導師簽名譯著一本。
目的:激發黨支部成員學習翻譯的熱情,強調黨員譯者提升思想政治素養的重要性。
譯者互動
內容:主持人向黨支部成員提問,并邀請幾位黨員回答,問題如下:
問題①:中共歷史上有多少次黨代會是在上海召開的?
提問目的:回顧黨史,重溫黨員身份帶來的自豪與感動;回顧支部參觀一大會址的活動收獲。
問題②:黨員譯者參與此次翻譯項目的初衷是?
提問目的:體現支部成員將個人理想信念融于專業實踐。
問題③:在翻譯過程中,黨員身份對參與兩本書的翻譯有什么幫助?
提問目的:體現黨性修養對專業學習的促進作用。
問題④:翻譯完這兩本書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提問目的:總結項目收獲,發表專業實踐心得體會;體現專業學習對提升黨性修養和人文素質的促進作用。
問題⑤:在翻譯實踐過程中,作為黨員對自己的表現評價如何?
提問目的:引發支部成員對黨員權利和義務的思考,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
問題⑥:在黨宣翻譯項目中,如何更好發揮黨員譯者的作用?
提問目的:總結項目經驗,鼓勵支部成員為黨政外宣做出應有的貢獻。
觀看外宣視頻
內容:觀看受國務院新聞辦委托由高級翻譯學院姚錦清教授帶領的譯者團隊翻譯制作的外宣視頻,該視頻曾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循環播放。
目的:通過觀看前輩們的作品,黨支部成員能夠直觀感受到外宣翻譯的重要性,明確作為黨員譯者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激發黨支部成員努力提高專業和政治素養,為講好中國故事而不懈奮斗。
“講好中國故事,翻譯挑大梁”主題黨日活動是將專業特色融于黨建工作的一次創新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活動效果,為創新黨日活動模式提供借鑒。
以翻譯專業實踐為切入點,強調“講好中國故事,翻譯挑大梁”的專業定位,鼓勵黨員譯者在專業方面不斷追求卓越,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和理想信念教育,將第一課堂的“教書育人”、第二課堂的“實踐育人”與“黨建育人”緊密聯系起來,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增強了黨日活動開展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促進黨建育人。
本次主題黨日活動采用主題討論、知識競猜、影視教育相結合的形式,“把理論融入故事,用故事講清道理,以道理贏得認同”,互動環節新穎,能夠充分調動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在增強專業自信、促進專業技能提升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增強黨員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內容選擇上,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際相結合,立足學生實際所需,豐富內容,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作為書本內容的有益補充傳授給黨員。選取與專業學習密切相關、黨員參與度較高的外宣翻譯項目,注重專業知識性、黨建教育性和活動實踐性的融合,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黨日活動品牌。
黨日活動的參與范圍不應僅局限于黨員同學,應面向積極分子、發展對象或普通同學。本次黨日活動參與對象為參加翻譯項目的全體同學,非黨員同學不僅在專業學習和實踐中與黨員同學交流合作,還在主題黨日活動中進行深層次的互動,有助于充分發揮研究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非黨員同學對黨組織的認同感,進一步強化黨建工作在思想引領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