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嬌
(貴州省納雍縣昆寨鄉長春小學,貴州 納雍 553312)
小學語文教育是學生進行其他課程學習的基礎,在小學語文中學習到的閱讀以及交流能力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交流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同其他人進行溝通,將自己的意思清楚的表達出來。閱讀能力可以使學生理解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在不需要他人講解的情況下自行掌握了解。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單純的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沒有充分讓學生自己進行學習閱讀。如何讓學生自己主動去進行語文閱讀,并對閱讀中的問題進行探究性的解答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中,教師往往偏重于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背誦和記憶,讓學生學會字詞如何讀寫,理解文章大概意思即可,沒有使學生深入到文章閱讀的情境中,對文章的內涵進行深入的理解。學生對于文章內涵的理解也僅限于教材上所標明的中心思想,但是對于文章的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意義,以教材中的中心思想作為唯一正確答案的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使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產生重復無趣的感受,導致學生不愿意進行語文閱讀學習。自主探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則非常注重學生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對于文章的內心感受,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感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讓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個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揮,增強學生對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使學生自己主動進行語文學習。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對于講述內容是根據自己的步驟來進行講解的,不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想法,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做出不同于答案的回答也往往會直接被教師判斷為錯誤,讓學生經過主動思考得出的答案得不到肯定,挫傷了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并且就是把語文教學內容直接講述給學生,也使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比較片面,并且印象往往不深,閱讀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鍛煉。通過應用自主探究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對文章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讀,在解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真正的體會到文章的內涵,讓學生能夠接觸到作者在文章寫作時的思想狀態,將閱讀中所得到的相關知識和感受全部掌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閱讀能力。
小學學生正是對世界地充滿好奇的年紀,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想要了解和探求的欲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比如說在《狐貍與烏鴉》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延伸進行自主的思考,比如問學生狐貍把肉拿走之后烏鴉要做些什么呢,以后烏鴉再遇到狐貍會怎么樣呢等等問題。讓學生的思維不再僅限于課文所表述的內容,這樣就會使學生感受到新鮮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通過有趣的想象使學生喜歡對課文進行閱讀。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的體驗感,讓學生認為閱讀和生活距離并不是很遠,這兩種活動是相互融合,互相交叉的,使學生從內心接受閱讀,喜歡閱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地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是教師必須要進行的工作。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特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對學生各種答案都按照一個標準進行評定,如果學生不按標準來回答就是錯誤的,這樣會使學生得不到認同,個性也無法有效的發揮。所以教師要重視每個學生的答案,即使與標準答案不同,也應對答案進行仔細的分析對于明顯不對的部分要及時糾正,而對于學生自主思考得出的內容要給予肯定,讓學生得到認同感,一定的認同感可以讓學生逐漸喜歡上語文閱讀課程。
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積累,在學生完成課堂文章閱讀內容后,為學生推薦符合學生興趣并與課堂閱讀內容相關的文章進行拓展性閱讀。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印象,還可以讓學生結合相關閱讀內容建立閱讀體系。在課堂閱讀中許多有趣內容并不能全部提到,教材中時所涉及到的文章往往都是部分節選,由于篇幅限制往往不能把整篇文章的魅力完整地表達出來,文章其他的部門就可以交由學生在課下自己進行閱讀,有效補充了課堂閱讀知識,也能使學生認識到通過不斷的閱讀就可以獲得更多的閱讀樂趣,使學生逐漸喜歡上閱讀這項學習形式。
自主探究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可以由教師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章閱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非常明確的目的性,同時能夠提升學生在文章閱讀時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比如說《地震中的父與子》進行教學時,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可以先提出相關問題。課文中父親的意識是不是正常的,不論答案是或者不是都要找出相應的依據。請同學們注意,這篇文章中使用的標點有什么特點。閱讀完這篇課文之后同學們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用這幾個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使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就進行問題對應的思考,引導學生們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自主性。
結束語:總之自主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對于改善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