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曉燕
(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燕山小學校,四川 遂寧 629000)
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同時它也為其他學科奠定了學習的基礎。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小學生因為年齡小、思維能力薄弱,在一些數學知識的學習方面較為吃力。因此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了教育者亟待解決的課題。下面我們就通過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進行探究。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在數學課堂中,學習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善于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小學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一味地講解自身對數學知識的看法,不利于學生充分的發散思維,同時在記憶上,這種教學方法產生機械背誦教師所講的數學知識,學生是不能做到心領神會。如何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不斷啟發思維,就要求教師善于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小學學習的直接動力。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知識的推動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我們所講到的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師可以給學生拋出一個問題,為什么三角形多用來支撐事物,通過啟發式問題的導入,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同學們播放一些相關的數學知識,以及我們所學幾何圖形的實際應用,讓學生在主動探索中學習數學知識,獲得一定的知識積累。只有在教師科學的指導下,學生學習保持著好奇心,才能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促進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位教育家這樣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許多事實證明科學是動手“做”出來的。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要學會“做”數學,比如量身高,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米和厘米等長度單位的概念,對其有具體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千米”的含義;稱稱一兩塊磚和一兩枚硬幣,可以幫助我們弄清“千克”和“克”的區別;剪幾個對等的三角形拼成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又可讓我們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積的計算方法。總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引發我們創造性地思維。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讓每一位學生養成愛想問題、問問題以及延伸問題的習慣,讓所有的學生都知道自己有權利和能力去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見解。以下再對培養思維簡單地談一談。
一個優秀的教師會懂得針對不同的學生能力差異,采取不同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面對同一道數學題,用什么樣的語言表達讓學生盡快地接受。如果起題意不懂,便可采用啟發、舉例的方法讓學生接受,發現突破口,用通俗簡易的手勢或圖形來化繁為簡。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和對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掌握教師的方法下,通過發散性思維,使他們明白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從而產生愛動腦筋、思考問題的習慣。
對于數學的學習,做10道題,不如講一道題。小學生做完作業后,教師不妨鼓勵小學生講解一下數學作業中的難題,鼓勵學生去想一想,說一說,講得好,小學生會有成就感。大家知道,做10道數學題,不如讓小學生去“說”明白一道題。小學數學,重在思維的訓練,思維訓練活了,升到初高中,數學都不會差到哪去。教師要加強小學生“說”題的訓練,讓小學生把智慧說出來。小學生能開口說解題思路,是最好的思維訓練模式。很多家長以為數學就是要多做題,可是有的孩子考試做錯了題,但遇到同類或相似題型時,仍然一錯再錯。不妨讓他們把錯題訂正后,“說”清楚錯誤環節,這樣他們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要培養質疑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引導小學生主動提問,學會質疑、反省,并逐步養成習慣。在小學生放學回家后,家長讓小學生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老師如何講解的,同學是如何回答的?當小學生回答出來之后,接著追問:“為什么?”“你是怎樣想的?”啟發小學生講出思維的過程并盡量讓他自己作出評價。有時,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錯誤讓小學生去發現、評價、思考。通過這樣的訓練,小學生會在思維上逐步形成獨立見解,養成一種質疑的習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會給學生在學數學時心理求知的厚動力,在數學教學中,要給每個學生創造出更多的表現的機會,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階段型的開放學生的梯級思維。由淺顯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對習題作出正確的解答。學生經過對問題的獨到見解或創造性的思維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績,并為獲取的成功漸進式地感到高興和驕傲,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最終讓學生明白只要開啟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當失敗時,會加倍努力,直到成功為止。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板書、作業時要因人而異,分層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他們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總之,對于小學的數學教學,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要立足于課堂,功夫要下在課內,實施于各個教學環節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以及發散思維能力,想方設法地活躍學生思維,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火花。只有各個方面都得到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得以有效的培養和提升。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