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119)
多媒體課件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把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素材進行編輯融合,從而制作出精彩的教學用品。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課件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中。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視覺沖擊的特點,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來改變枯燥乏味的傳統課堂。
想要把小學音樂課上好,老師免不了需要準備大量的資料來備課。在傳統教學課堂中,老師上課需要搬很多資料進教室。而使用現代多媒體課件教學,教師可以把需要的各種圖片、影視和音頻下載到U盤或電腦里,既方便保管又方便提取。
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大大加快了學生對知識信息量的提取速度,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西方管弦樂作品時,很多學校因為資源有限樂器不全,老師并不能演奏所有的樂器。要想讓學生感受到每個樂器的音色,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多媒體課件中可以有各種樂器的圖片資料以及它們所演奏的經典名曲片段,學生不僅可以辨識出不同樂器所發出的音色,還可以更直觀更快速地理解管弦樂隊的編制,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就要激發學們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小學生喜歡新鮮事物,不喜歡沉悶的課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學生們可以身臨其境地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妙和樂趣。例如在執教人音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我是小小音樂家》的時候,我選擇在課件中播放提琴、吉他、法國號等樂器的圖片、視頻和音頻。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來,學習興趣也被調動起來。
多媒體課件在提供了便利性、吸引了注意力、提高了學習效率的同時,也隨之出現很多問題。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為了優化課堂而采取的一種授課手段,老師是組織者,學生是探索者。但是很多教師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制作多媒體課件、資料的查、音樂的選擇、和色彩搭配上。教師上課時只負責不斷的點擊鼠標,忽略了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學習。
每位教師都希望傳授更多的知識給學生,但如果課件中搪塞了太多的內容,就無法突出重難點。許多教師將與音樂課相關的文字、圖像、動畫和音頻,不進行篩選,就全部都加入到課件當中。過于繁復的內容導致學生感到眼花繚亂。這樣不僅不能起到明確知識點的作用,反而導致學生對要掌握的重點知識感到模糊不清。一節課下來,似乎都是在展示信息技術的作用,教學目標反而不明確。
教學是老師和學生的雙向活動,好的課堂一定是建立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之上。有些音樂教師在教學時過多地使用多媒體課件,整個課堂成了老師一個人在播放課件,學生被動接受課件播放的內容。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變成了學生與多媒體課件間的簡單信息交流。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使用多媒體課件時,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新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用多媒體課件制造一個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進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執教小學音樂人音版的《春天舉行音樂會》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春天的視頻影像,營造一個與春天相符的環境氛圍,讓學生自主想象自己是哪一種春天的植物??焖賹W生代入到情境中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多媒體課件要緊扣教學目標來編排,內容不必花樣繁多,太過復雜,要突出重難點。例如在執教人音版小學音樂《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件上把樂曲的樂譜以及戲曲選段中出現的念白“奶奶,你聽我說”展現出來,進行重難點的出示和反復練習,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與記憶。
作為教師,不能只會單一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教師還應該講多媒體課件教學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使用,增強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例如在執教人音版四年級下冊《采菱》時,我將多媒體課件與律動教學法相結合,學生不僅在圖像、視頻、音頻中感受到了水鄉的特點,更在切分音處通過模仿采菱的動作,體會南湖水鄉委婉優美、流暢動聽的音樂風格。
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應清楚認識到它的利弊,與時俱進。只有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才能讓音樂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才能讓學生真正喜愛并走進音樂藝術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