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影
(吉林省農安縣伏龍泉鎮中心小學,吉林 農安 130213)
交互式電子板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手段,具有集多媒體設備教學與傳統黑板教學于一體的功效,不僅能展現趣味性與直觀性特點,更能突出教學的間接性和交互性。數學是一門抽象學科,如果能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地應用這種教學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創造出生動、逼真的畫面,將抽象復雜的知識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并清晰化,讓數學課堂“活”起來,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一定會高漲,思維也會異常的活躍,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觀接受,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達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目的,進而實現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下面,本文將針對這種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的確,興趣是一切思維創新的動力與源泉,是學生學習的潛在動機。電子白板憑借直觀性、靈活性以及趣味性而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與認可,將其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情趣創設中學習,在興趣中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數學課堂中靈活使用電子白板,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愿意學習、喜歡學習、想要學習的目的。借助電子白板創設課堂教學情境,不僅能為學習者構建信息化學習平臺,還有助于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將傳統教育下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傳授學習轉變為學生主動吸取知識的學習,有機地將“學會”和“會學”緊密融合,打造出高效有趣的數學課堂。例如,在教學《統計》一課時,如果直接就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教學過程難免枯燥乏味,而如果教師利用電子白板進行情境創設,教學效果則截然不同,在具體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借助交互式白板設計與制作出動態的統計圖形(以本班學習成績為基礎),并賦予不同的文字說明,上課伊始時,則巧妙地運用全體同學的成績分布情況進行導入教學,這樣以來,不僅貼近了學生的生活經驗,還有利于集中學生思緒,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快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課件設計中,教師往往會預先設置答案,教學只能依照教師預先設計好的課件進行下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觀望狀態中。而電子白板教學手段則以互動教學為主要設計理念,將其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助于推動數學教學改革,為生生、師生間的互動與溝通搭建教學平臺。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一節時,學生可能會對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認識存在困惑,這個時候,教師就可讓全體學生應用電子白板的繪畫功能進行動手實踐,并利用實物進行剪貼,必要時,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在動手實踐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讓學生隨時都能一種最好的學習狀態進入到數學課堂學習中,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教學實踐表明,在課堂教學中尤其在小學階段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從學生生活經驗著手,提供直觀形象的教學素材。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著重強調數學知識的傳遞與實踐技能的培養,尤其是在重點、難點教學知識的傳授時,更應當講究圖文并茂,以直觀形象方式展示相關重難點知識教學。與傳統教育教學媒體設備相比,電子白板具有直觀、形象、豐富多樣的教學特點,有利于將重難點知識以一種簡單易懂的形式讓學生接受與理解,從而突破難點、重點知識的教學,以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奠定基石。例如,在執教《加法和減法》教學時,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對具有邏輯性的事物無法立馬理解,這時,教師則可以運用電子白板的編輯功能,在空白處對加法與減法的運算規則作簡要說明,并舉出實例來進行相應數字的加減。首先,教師先進行一遍以加法為主的運算,在學生掌握這一方法的基礎上,再進行綜合運算,讓學生能夠直接根據數字做相應計算,緊接著,讓學生運用加法交換規律進行相關操作,將學生的思緒帶入到本堂課的學習中來,讓其以最佳的狀態參與進來,從而突破重難點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后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總而言之,電子白板作為現代教育教學模式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以其集聲像、圖文等于一體的功能而被廣大教育者所認可與接納,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帶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為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提供諸多便利,可以說,電子白板教學是目前教育教學下最受歡迎的一種信息化技術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