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之雋
(濮陽市元龍高級中學,河南 濮陽 457000)
如果說世間有一種愛,就像那經年的老酒,歷久彌香,需要慢慢地、細細地品味才能感覺到他的醇厚綿遠,那一定是父親的愛。
我的父親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他勤儉、嚴肅、不茍言笑,有時候還有點不近人情。上高中前,也許是我對愛的理解比較淺,并沒有感受到他多么愛我。當時,我非常渴望能得到他的愛,得到他的認可,但是我從來都不入他的眼,不入他的心。似乎我干什么都不符合他的心意。
他不愛我也就算了,竟然還不許母親愛我。記得那是上幼兒園前,每每母親給我喂飯,他就會很不滿:你就喂他吧,我看你能把他喂到八十歲不!隨后就從母親手里奪過勺子,塞到我手里,“自己吃”。我眼里噙著眼淚,滿腹委屈地扒著飯……我很想放聲大哭。上幼兒園第一天,中午飯在學校吃,其他小朋友都不會吃,讓老師挨個的喂,我是自己吃的,老師還表揚了我,這時我就特自豪,吃飯也很香。
放學回到家,我高興得手舞足蹈,興高采烈地告訴父親:“吃飯時老師表揚了我,說我真棒,還讓其他小朋友向我學習呢。”他當時正在看報紙,抬頭看了看我,只是“嗯”了聲。這次他沒有罵我,也許在他的心里這就算是對我的認可吧。
由于父親的嚴苛,我很小就學會了自己穿衣服吃飯,自己收拾書包,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每次父親見到我把玩過的玩具扔的房間里到處都是的時候,他就親自看著我,讓我自己把它們收到一個大紙箱子里。
我最怕的事情就是在父親面前寫作業,他老是罵我,嫌棄我坐的不端,手握筆抓的太靠近筆尖,字寫的橫不平豎不直。還非得糾正我的坐姿、握姿和筆畫,弄得我每天作業需要寫好長時間,還得氣哭我幾次。母親在旁邊雖然心疼我,卻也不怎么幫我。
每次考試發下試卷,我看著自己還滿意的分數--雙百,欣喜若狂,卷子都不往書包里塞,手中拿著卷子就奔出了校門,直奔來接我的父親,父親看到我跑的氣喘吁吁,板著臉嘟囔一句“跑這么快干嘛!”,我在父親眼前揮揮手中的卷子,無比自豪的說“爸,雙百”,也不見他多么高興,我真的好期望父親能夸我一句,也算是對我付出的認可吧。看到其他考雙百的同學,興高采烈地與家長說著什么,看著家長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我此時心里好失落,我就那么招父親討厭嗎?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家從老縣城搬到了新區去住。有一天中午,我在樓下的路上騎自行車,騎的飛快,還不時地撒撒把,很刺激。忽然車把轉了一百八十度,我猛地飛出去好遠,重重地摔趴在地上,鼻子下面嘴唇上部被磕了一個口子,在醫院縫了三針。醫生囑咐我父母一定不要讓我把傷口抓破,盡量讓我翻身時不能蹭著了。晚上我醒來的時候,發現父親輕輕地抓著我的一只小手,只要是我一動他就招呼著我,怕我把傷口弄壞了。那一刻,我朦朧地感到也許父親還是愛我的。
父親的生活非常節儉,但對我讀書從不吝嗇。只要是我想讀什么書,他就在網上給我購買,有時候母親見父親給我買的書太多,也嘮叨幾句“買這么多書干嗎?他讀的這么快,能讀懂不?”。父親也不反駁,照常買,我家三個大書櫥里都擺的滿滿的。有古今中外的名著,有哲學的、歷史的、文學的、心理學的、法律的、軍事的、科幻的等等。我開始讀書只是喜歡,感覺開闊了視野,并沒有感覺到有多大用處,到了高中才感覺到書帶給我的好處:每次作文,我都會文思泉涌,妙語頻出,這不能不說得益于我先前的閱讀。
初、高中我都是在市里上的,很多像我這個年齡,零零后的獨生子女,由于從小嬌生慣養,不能適應住校生活,但我很適應的。記得剛上初中的時候,九月開學,天還比較熱,每天軍訓會出一身的汗,衣服像是水洗一樣的濕,我們好多十二三歲的孩子都不會自己洗衣服,晚上就把衣服晾在床頭鐵桿上,第二天再穿,很有氣味也不舒服,我每天晚上都把潮濕的軍訓服洗了,讓同學幫忙和我一起用勁的擰去衣服里的水分,晾到陽臺上,第二天還能穿上干凈舒爽的衣服。當時我也不想住校,想讓母親陪讀,但父親說:男孩子應該從小學會獨立。得益于四年初中的住校生活,高中當別的孩子還在為在食堂打飯發愁,晚上想家睡不著覺哭鼻涕的時候,我已經能夠應對自如,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有時還能去學校食堂幫忙打飯,做勤工儉學呢。
有時候我也有煩惱,由于父親的嚴厲,我喜歡與母親溝通。雖然母親總是開導我、鼓勵我,只有鼓勵依然解決不了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漸漸感受到了父親不同于母親的愛,對父親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些對他的怨,于是我就嘗試告訴父親,每一次都能從他那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使不能一下解決,也能找到思路。青春期的成長煩惱很多,當看到高中的校園里滿是阿迪達斯、耐克、匡威的時候,我為自己已經洗的很舊的361、安踏及沒有名字的衣服自慚形穢,些許的心情不好,看到其他同學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我雖然知道現在是學習的時候,是奮斗的年齡,但仍然會出現心里暗戀的對象......。是父親理性的分析及責罵平復了我諸多的煩惱,我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學習上,并且學會了理財學會了理性消費,懂得了好多人生的道理。
父親雖然沒有說,但我知道父親對我的期望很高,他一直希望我能上一所知名大學,我也一直以來都想得到父親的認可,高三了,心里壓力很大,父親看出了,本來以為他又會罵我,但他沒有罵我,只是告訴我,你努力了、奮斗了就不會有遺憾,這就夠了。
父親的愛不同于母親,他的愛是理智的,讓我少了獨生子女的弱點,感謝父親的責罵伴我成長,感謝父親獨特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