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李麗
(山西省臨汾市古縣岳陽鎮張莊中心小學,山西 臨汾 042400)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手段,是師生在教學中互相傳遞信息的工具。小學科學教學引入多媒體手段,可以最有效地增強人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與感受,真正地為小學科學教學提供理想的環境。同時,它通過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遠為近,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等多種表現手法,調動一切非智力因素,幫助學生更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啟迪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觀察,指導學生實踐,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發揮主體作用,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逐步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學會創造。以下談談我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是如何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
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各種先進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目前已處于十分先進的階段。當前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已經走進了大多數家庭,在小學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完成科學實驗的教學能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復合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是十分必要的。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未來教育發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利用信息技術這種現代化技術完成小學階段的科學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眼睛、耳朵對進行的科學實驗有充分的了解,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激發其主觀能動性。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的大小等同于其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利用此種方式能有效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主動地進行學習。比如在進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這一章內容的講解時,由于課本上大都是文字說明,想要小學生對其產生較大的興趣是較困難的,興趣不高就會造成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僅會影響其對科學相關內容的興趣,同時還可能讓學生對此課程產生厭煩情緒,十分不利于未來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把信息技術應用至課堂,讓學生觀看有關地球自轉與公轉方面的動畫,用外太空的精彩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提起學生對這方面內容的興趣,并在精彩的部分戛然而止,然后告訴學生:“想知道更多關于地球自轉與公轉的秘密嗎?跟我一起到課本上去尋找吧!”這樣就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最終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現階段的教學應當以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為最終目的。學生的成績只是教師需要關注的一部分內容,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是十分錯誤的思想,在課堂上完成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是每一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的。利用信息技術完成對學生科學實驗的教學能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更加身臨其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實踐經驗,當帶領學生正式開展實踐活動時,學生能更好地適應實驗中的各種要求。目前小學階段進行的各種實驗中包含一些玻璃器皿或者其他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用具,學生若是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失誤,損失的不僅是一個儀器,同時會讓學生對實驗課程產生抗拒心理。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將使用這些器皿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生動地表現出來,能讓學生在自己操作過程中更加注意這方面的內容。例如,在教授學生《水的沸騰》相關內容時需要用到的教學儀器有酒精燈,實踐經驗可知,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走神,若學生在使用酒精燈時出現了走神的情況可能造成一定的危險。利用信息技術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后,學生們在實驗進行過程中能對需要注意的問題更加關注,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完成對其實踐能力的鍛煉。
以前,教師在開展科學實驗教學時,由于教學手段落后,講解的內容十分枯燥,讓學生對課堂講解的內容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在進行實驗方面的教學時,由于真實實驗過程的不可逆性,使許多學生不能發現其中呈現的特點,重復進行實驗不僅造成了實驗材料的浪費,同時也耗費了教師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嚴重影響了教學進度,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使用信息技術呈現實驗效果能讓學生對實驗中出現的各種現象有清楚的了解,同時由于信息技術的先進性,能將實驗過程中的細節部分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能方便地進行實驗過程的重復播放,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在進行種子發芽方面的實驗時,耗費的時間極長,并且由于種子破土時間的不確定性,絕大部分學生都不能觀察到這個瞬間,借助信息技術能讓學生看到種子破土一瞬間的畫面,不僅省時省力,同時能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培養其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是一項十分先進的科學技術,其在各領域的應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教學中使用這種技術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教師的教學效率,幫助教師高質量的開展日常教學活動,尤其是在科學實驗課堂上,能發揮出極大的作用。基層教師應當注重課堂上新型教學手段的應用,正確認識信息技術這種新型教學輔助方式,利用這種技術讓課堂變得更高效、更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