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
(西安科技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各方面展現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經濟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民營企業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潛力,加之政策的扶持,更是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不可動搖,堅持以平等的機會、平等的權力、平等的規則,打破各種不合理的制度。十九大更是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來,充分說明黨對民營企業發展的肯定與支持。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國民經濟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旺盛力。民營企業的發展當然也是日新月異。但是在其經營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融資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是困難,轉型也是問題,這都迫切需要解決。
首先是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民營企業占我國出口總額的45%,市場經濟的不穩定勢必會給民營企業帶來創傷,同時,一些給出口民營企業配套或處在產業鏈上的民營企業也會受到拖累。在中國實施政策方面也存在一些新問題,如企業融資緊張和信用違約上升等問題。同時,投資需求疲軟對未來經濟增長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其次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的結果。由于中央整體政策是金融去杠桿,很多銀行開始收緊信貸,一些民營企業的貸款到期之后無法正常續貸,導致民營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金融博士楊德龍先生對此說:我國的我國今年經濟形勢遇到了許多新問題,讓眾多企業家感到難以適應。在中美關系上,面臨著四十年來第一次較劇烈的競爭關系,對出口企業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這也是我國經濟模式調整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
最后,部分民營企業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過程中,一部分民營企業經營粗放、沒有長遠的戰略目標,而是一位的擴規模,導致負債累累;還有一部分企業衛生、質量、環保、安全、信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這在高效執法的背景下必然會面臨很大的問題。
(一)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加快,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國際貿易市場環境日漸和諧有序,這為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但是,應該指出的是,國際市場上的對手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大,而一些保護主義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所以,同行業民營企業之間應該加強合作,突破自身條件的限制和制約,實現資源互相利用,提高整體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我們要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維護民意企業的合法權益。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掌握主動權,做好自己的事情,有效應對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確保自身的平穩運行,從而為民營企業贏得一個優良的發展環境。
(二)首先,要毫不動搖的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萬企幫萬村"行動中受表揚的民營企業家回信中指出:"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這一點絲毫不會動搖。"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一直持續高速平穩健康發展,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不斷得到補充完善,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不斷得到提升,經濟地位不斷提高,與之相對應的是民營企業不斷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的過程中,民營企業出現了轉型困難的問題。這就要求黨中央進一步出臺好相關的政策,并且嚴格落實到位。如抓放寬準入,抓政策支持、抓營商環境、抓信息服務、抓產權保護、抓安全生產、抓衛生環保等方面入手,解決好民間投資不能投、不愿投的問題。同時要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的改革。要進一步推進產業政策轉變,清理違反違規、不透明的市場政策文件,推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法。最后,完善政策執行方式。任何一項政策出臺,都會有利有弊。在執行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在實際執行時與出臺時的差別,考慮到是否會與其他政策產生疊加效應。
(三)加強民營企業自身的管理。
企業的管理創新方式要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變化,這也是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民營企業要學會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析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在保證企業的目標之下,制定統一的、科學的管理創新計劃。在提高自身管理創新能力的同時,企業必須兼顧企業人才的挖掘和引進。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人才的管理和應用。因此,民營企業應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和激勵。要深入挖掘企業內部,并根據具體崗位,配備相關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使員工有充分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