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凱麗
(華東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起國內外高度熱議,各國政要、專家、新聞媒體密切關注著中國的動態。研究分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意義并及時做好宣傳,有助于我們認清國際形勢、總結經驗,更好地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導向意識:是適應新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世界處于深刻變革、大調整的時期提出來的。習近平在之江調查時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問題、正確地把握新時代的發展情況、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向前推進。”[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理論指導,同時也適應了世界潮流,響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密切關注著人類命運,是馬克思主義和時代形式完美結合的產物,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時代意義。
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工人深受資本家的壓迫,馬克思走進工人、深入社會,探尋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根源,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蘇共領導人改革嚴重脫離群眾,在意識形態領域教條化理解馬克思主義,在國內外綜合因素的影響下最終導致蘇聯解體;隨著冷戰的結束,資本主義取得了勝利,國際社會對馬克思主義產生了質疑。當時中國處于新舊經濟體制改革的轉變過程中,在南方巡視的鄧小平指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指導思想,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2]在這充滿爭議的時期,鄧小平有前瞻性的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2008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本質上就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的私有化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在西方泡沫經濟的情況下集中爆發導致的,到如今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問題仍未解決;隨著各種危機的出現和爆發,西方經濟需要恢復調整,導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霸權和經濟控制力下降,而中國在幾代領導人的領導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不斷穩步前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新時代的新特點相結合,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體現了鮮明的時代導向意識。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開放包容的治國理念。當今時代,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但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面臨著發展經濟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務。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既想盡快發展經濟,又想保持自己的民族獨立性;既想出臺新的政策又想保持國家穩定,中國近年來的做法為這些國家提供了經驗和啟示。在當今世界發展很不平衡,局部還有沖突的情況下,世界各國都在盡力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習主席站在全人類的視角如此關心人類命運,心系人類未來,體現了他的全球視野觀。正因為如此,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政黨、組織高度贊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他的治國理念和經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在國外受到熱捧,為外國友人打開了一扇了解和感知中國的窗口。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全球的整體相關性日益密切,各個國家、地區的利益和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人類發展的進程來看,全球傳統安全問題比較容易控制,出現的非傳統安全問題如貧困、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問題等,對國際秩序和全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嚴峻挑戰,無論人們身在何處、信仰如何,但不可否認的是世界各國人們都處在一個命運共同體中。習主席強調“中國人民愿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攜手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解決世界問題和全人類問題所提出的方案,例如“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贊譽,并將會為世界人民帶來實際的利益。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越性。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它的“三個代表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于新時代國家建設的方方面面。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3]九十八年的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以強大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能力有力地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可以能”以及“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縱看中國近百年的歷史,從被稱為“東亞病夫”的舊時代到解決全國十三億人溫飽問題的新時代,從眾志成城地“站起來”到自力更生地“富起來”再到砥礪奮進地“強起來”,中國走的每一步都是踏踏實實的、有目共睹的。
今天的中國已昂首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中國在全球生態保護、減貧、維護國際正義等方面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一帶一路”建設、G20峰會以及亞投行的建立,表明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主動性不斷提高,話語權不斷提升、國際認同感不斷上升。中國開始成為全球貿易、金融規則、經濟改革制定的重要參與者或主導者,深藏在這背后的強大支撐力是偉大中國共產黨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