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怡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實驗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近幾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一些教育專家為了讓學生更早地接觸到國學經典,他們結合實際情況將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與教學課程融為一體,在校園內營造出一種濃濃的古風氣息。更讓人吃驚的是,在增設小學國學經典校本課程之后,學生們在校園內形成了學習古人的優良品德,比如謙虛禮讓,尊師重教,友好團結等等。因此,老師更應該在這種氛圍下,鼓勵學生誦讀國學經典,幫助學生制定合理有效的學習規劃,將這校本課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國學經典一直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國古代圣賢智慧的結晶,不僅可以指導我們為人處事的方法,更能陶冶情操,使得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不再畏首畏尾,而是迎難而上,直面困難。因此,開設小學國學經典誦讀校本課程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眼界,豐富閱歷,更能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寓意,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有趣味。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國學經典,一代代的激勵著每一個炎黃子孫,使我們不斷進步,不斷前進。這些經典的傳統文化要想傳承下去,就必須要讓我們的新生代有所了解,進而才能汲取其智慧的結晶。而開設小學國學經典誦讀校本課程就創造了這樣一個讓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機會,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體會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品質,為學生自身的人格塑造起到根本的作用。傳統文化都是通過長時間的積淀而成的經典,學生通過誦讀的方式,可以在其心靈深處打下堅實的文化烙印;同時,學生在誦讀國學經典的時候,能不自覺地為自己積累文學素材,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這也為學生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對以后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這樣的誦讀方式,對于一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著顯著的作用,也可以為自己在與別人交流時樹立足夠的信心,達到學生對國學經典產生濃郁的喜愛和探索欲的目的。
上個世紀后期,曾有一些文人一度認為國學毫無作用,把國學經典貶得一文不值,甚至認為學習國學不僅對人沒有好處,反而會限制了人的全面發展。發表這樣不實言論的人其實都是比較片面的,他們的表述也有些過激。比如學生學習古代文言文,唐詩宋詞等,學生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與古代圣賢近距離交流,體會古人在當時背景下的心境,感悟人生。那么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境,不自覺地會想起古代圣賢排解煩惱的辦法,進而幫助學生解決難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升自我修養,使自身的心靈得到升華。誦讀國學經典,就好比吸食精神食糧,是一個人成功的根本;在誦讀的過程里,學生可以領略古代圣賢的風采,更可以學習和理解古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為自身塑造完整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
要想小學國學經典誦讀校本課程達到預期的目的,那么老師必須要制定出合理的計劃,讓學生在忙碌而緊張的學習中體會到校本課程的樂趣和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國學經典有足夠的興趣和動力,才能更好地了解國學經典的精髓。
由于國學的內容比較的抽象和難懂,容易導致學生的畏懼心理,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老師應該適時地將國學經典誦讀與其他課程緊密聯系起來,以不同的表達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國學經典的魅力所在。比如老師可以將歌唱、表演、朗誦與國學經典誦讀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一種相對輕松的學習環境下了解傳統文化,陶冶自身情操,以達到吸引學生眼球的目的。
要想給學生營造一個書香氛圍,學校可以采取一些積極的方式方法,比如在課間通過廣播的形式播放國學經典誦讀音頻,也可以在學校的走廊兩側擺放一些名人名言,吸引和刺激學生的眼球;還可以在班級內部布置一些班級板報,其中內容主要包含國學經典,在班級內營造出濃濃的古代文學的氛圍,讓學生時刻置身在國學經典的書香氛圍內,體會其無窮的魅力和感染力。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一些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國學文化的學習中,感受國學帶給自己的樂趣和幫助;最后老師可以適時地對學生的誦讀表演進行評價,給出自己在誦讀方面的心得,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文化功底,并鼓勵學生堅持自己的誦讀風格。
總而言之,國學經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要想使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就必須要從娃娃抓起,那么開設小學國學經典誦讀校本課程是勢在必行的,學校和老師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國學經典誦讀課程的增設,也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過去的知識之門,讓學生有機會與圣賢學習,領略古代文人墨客的高雅情操,喚醒學生內心的創造力,撥動學生心靈深處的琴弦,塑造學生的完整人格,為學生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