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溪萍
(承德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承德 067000)
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臺錄音機長期以來都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工具。英語教學法是研究英語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英語教學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其內容包括基本理念、基本原則、基本方法和基本素質等,是英語教育專業必修的理論課程之一,但“Talk and chalk”的英語教學模式已逐漸使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且嚴重違背語言教學的實質。多媒體是融合多種傳播媒介手段于一體的設施,它借助聲、光、電、形、色、圖的神奇配合,不僅可以為教師提供直觀的、形象的、高效率的教學手段,而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覺,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效果和興趣。同時,多媒體手段進入英語教學法教學課堂,其圖文并茂、聲情并舉的教學特征,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統一和結合,為教學創造了互動、和諧的教學情景,豐富和活潑了現代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及手段,因此能獲得事半功倍的實用教學效果: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英語教學法教師在課堂上板書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從理念到原則,從方法到步驟,往往需要通過老師板書來向學生進行教授。在書寫板書的過程中,寶貴的課堂時間是無法得以高效率利用的。而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老師使用的課件是事先制作完成的“成品”,而無需現場“加工”,這樣由鼠標的輕點代替了粉筆的“飛舞”,其效率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在現階段,伴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在多媒體環境下制作的課件界面友好,操作簡潔,這都節省了大量的寶貴課堂時間。尤其是對于英語教學法這種需要大量板書的科目,其時間利用率的提高是十分明顯的,效率的提高意味著課堂信息量的增大,知識容量的擴充。在有限的時間內,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給學生們更多的機會了解更豐富的知識,課堂的45分鐘在這里得到了有效地運用和延伸。
我們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學習活動是一種在情感參與下理智的思維活動,理智的思維活動是與情感體驗相伴而行的。在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中,單一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由此產生的情感色彩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影響教師的教學成果。而多媒體設備集聲、像、動畫于一體,有豐富的視聽效果,可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它的應用將各種活生生的情景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教學情景之中,感性地了解語言材料。逼真環境促使學生直接用外語思維,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交際性,同時使學生的聽覺、視覺、動覺感官都參加活動,易于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消化吸收知識的最佳選擇。因此,枯燥的理論在精彩的視頻和悅耳的音樂的伴隨下,讓人更加容易接受。
英語教學法講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于我國師資力量的嚴重不足,英語班人數大大超過理想規模,教師工作量大,學生訓練機會少。運用多媒體技術與數據庫構成的輔助學習系統,就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借助學習系統可實現“一對一”式的教學,學習者只需在鍵盤上輸入幾個命令,即可得到詳細的教學內容。教師只需做一些指導性的工作,回答一些計算機不能回答的問題。同時,多媒體教學數據庫儲存的大量教學信息便于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計算機的測試系統還可以針對學生的習慣、特點、智力水平、知識結構,給出建議性的學習計劃,幫助教師合理地調整教學進度,確定下一步教學內容,使學生更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多媒體教學系統還有利于授課老師對某一教學內容進行反復的授課,而不需要投入過多的機械勞動,將教師從繁重的教學勞動中解放出來,有助于其進一步搞好備課和課堂設計等授課活動,也有助于加強科研,從而提高教師待遇和促進業務研究的水平。多媒體教學手段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它以學生樂于接受的計算機技術為支撐,一旦投入教學,迅速得到眾多學生的歡迎和支持,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于教學不僅僅可以改進授課組織形式,也可以改變授課內容。傳統授課內容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和一本教材”。老師授課的內容就是將教材里的內容“寫出來、說出來”。使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所熟悉和了解。多媒體教學在教學法中的先進性,就是在內容上突破教材本身的限制,通過播放一些優秀教案及教學設計、經典說課稿、優秀課堂教學案例等,將一些最新的教學內容及時補充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有利于彌補教材更新不及時的弊端,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有利于老師更“負責”的教學。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對傳統的教學手段起到了顛覆性的作用,其對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內容的設置等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我們相信將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到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必然有助于“教師教”,也有助于“學生學”,從而有助于高校英語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總之,在今后的英語教學法教學實踐中,我們應根據內容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并應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功能,并努力尋求它與傳統教學的結合點,揚長補短,各盡所能,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