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賽珍
(江西省鄱陽縣金盤嶺鎮中心小學,江西 上饒 333100)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實現教學優化,教師希望有效把握教學時機,深度展開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溝通,不斷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深度理解所學習閱讀文章主旨與精髓。當然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根據學生自身特點進行不同的互動教學模式轉換,創設不同教學環境,確保閱讀課堂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化、靈活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滿足人的愛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會感受到自己有價值、有用處、有能力,從而煥發出自尊、自強、自我實現的需要,也易于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為了讓學生的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教師要營造一種氛圍,使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民主平等、團結和諧。
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上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對學生采取“兩歡迎、三允許”的政策,即“歡迎質疑,歡迎爭辯”“允許出錯,允許改正,允許保留意見”。教師要善于在留出的時空余地為學生創設質疑的情境。教師要把握好提問的三個要素,提問的時間、環境(氛圍)和問題自身。一言以蔽之,應在最佳的時間,最活躍的環境(學生的求知欲最強時),提出能激起學生思考的問題。教師鼓勵學生向老師發問,同樣要注意上面三個要素。教師課前要充分考慮,講到什么時候讓學生提出有利于全體學生掌握新知識的問題。
要讓學生投入語文學習中,老師要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要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抓住學生注意力,多媒體的教學設計不能全部是文字,這樣跟黑板教學相比就沒有太多的優勢,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區別于黑板的優勢,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音樂、短文故事等,讓學生經過視覺觀察思考后得出結果并闡述自己的理解過程,鍛煉學生動腦思考,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教學中,老師要多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根據學生的反應對教學內容和方法做出調整,比如學生非常活躍的環節,可見學生興趣很大,又或者學生不發言,而且大部分學生都在跑神,甚至打瞌睡,可見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方式并不感興趣,老師要及時做出總結,循序漸進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工作,畢竟課堂主要是以學生為主導。
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常常會出現學習熱情不高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在教學中所采用的方法過于低效,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語文知識。如果這樣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那么這不僅會使學生難以體會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還會使語文教學變得暮氣沉沉。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主動地構建生生互動模式,從而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以《釣魚的啟示》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的課文是《釣魚的啟示》。下面,請同學們結合閱讀《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于是,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仔細閱讀。其次,教師讓學生就以下問題進行互動。1.《釣魚的啟示》講了一個什么故事?2.“我”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3.《釣魚的啟示》各段的段意是什么?4.“我”不愿意把魚兒放回去的原因是什么?5.《釣魚的啟示》蘊含了哪些道理?再次,學生就這些問題進行互動。有的學生說:“課文回憶了我小時候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天晚上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魚,父親卻讓我把放回去。”有的學生說:“在整個釣魚的過程中,我的心情出現了如下變化:得意、急切、委屈、乞求。”還有的學生就“我”不愿意把魚兒放回去的原因進行發言:“這條魚是我好不容易釣到的。鱸魚這么大,這么美,十分誘人。周圍沒有人,不會受到限制和批評。”還有的學生就《釣魚的啟示》所蘊含的道理進行發言。總之,這樣的方法充分點燃了學生學習《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的熱情。
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不失時機地觀察提問,并與學生交流互動,確保學生聽懂,要多問幾句“剛才,××講的聽懂了嗎?你能把他講話的意思或提的問題給大家再說說嗎?”“誰知道他剛才說的是什么意思?”老師要認真聽取上課時學生的發言,并提醒其他學生:“請大家認真聽,有任何問題要及時提出”。還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克服學習困難。課堂中有序提問,上課語言生動有趣。老師上課要富有飽滿的熱情,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感,帶領學生的思維轉換進入課堂學習,可以以學生認知內的生活常識為背景,生動有趣地描述和表達,讓學生投入課程學習當中,減少學生努力聽課的壓力,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互動課堂的構建,必須以營造寬松、活躍的氛圍作為前提條件。因此,教學中教師為了構建互動課堂,應積極運用提問教學法和互動教學法,根據教材內容提問,引入懸念,設計提問環節,有利于激發學生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教材中的語文知識,并在自主探究中總結答案,學生踴躍舉手回答,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而教師結合學生表述的答案和想法予以補充,還應告訴學生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整個過程中師生加強互動,逐漸消除學生畏懼、緊張心理,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探究、表述、思維分析等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可見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勢必會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
小學語文閱讀互動教學本身是一種方法,也是一門藝術,它教會學生如何在互動環境下深度學習閱讀文章內容,感受文章精髓內涵。它也同時希望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良好的互動體驗中精進自我語文學科綜合學習能力,實現人格健康成長,為學生找到一種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的語文閱讀學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