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1 司素芬2
(1.平頂山市六中,河南 平頂山 467000;2.平頂山市三中,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綜合性學習是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相并列的一個項目,雖然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其注重接觸內容的廣泛性,涉及到自然、文化、科學、社會等等方方面面的內容,但請注意它并不是一門整合了各學科內容的綜合性課程,只是帶有綜合性質氣息的一種語文學習方式。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所指出來的那樣: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綜合性學習不同于應試教育,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對這種綜合性教學的觀點是既浪費時間又費事,所以老師們不愿上。而以往的教育方式,語文教學更多的是去記憶,通過背誦的方式,讓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像一句簡單的古詩詞,學生們都會背,但不會應用,因為他不知道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相類似的例子。綜合性教學,就是要老師擺脫以往的嫌麻煩的思想,通過多種教學渠道,讓學生真正把學到的東西消化吸收,最后應用到生活,在上學階段,就是提高他們的讀寫能力。語文綜合性學習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的學習本來就充滿趣味,是一個研究古往今來能者智慧的學科。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得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舉個例子:對于“人無信不立”這節,加入一個環節,叫作“班級演講說誠信 ”,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先收集材料,然后整理成自己的演講稿,然后分小組,讓每個學生課上在小組內對自己整理的東西進行演講,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組內推選,選出他們認為最出色的一篇,小組成員共同修改,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班級演講比賽,評分的標準有故事的生動分、演講的發揮分、小組協作分等部分組成。最后得出名次。這種教學手段,就加入了聽說讀寫各個模塊,一方面鍛煉了學生寫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演講過程中鍛煉了學生在人群中發言的膽量,學會了一些表達上的技巧,比如發音、吐字、音調變化等等,讓他們大膽的去表達。
初中是一個人各方面形成的時期,學生進入初中,價值觀,世界觀也開始形成,個性意識覺醒。這個時候的學生,也是一個迷茫的時期,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交際能力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好多學生想交友,但還不會交友。綜合性學習,也會幫助學生們解決這方面的困擾,讓他們學會交際,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有句古話叫“有朋自遠方來”,這也是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中的一段話,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這個話題開展一次學習活動,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提高學生交往能力,期間,不擅長社交的同學也會學習擅長社交的同學,思考自己的不足,并學著去改進、提高自己。無論是表演還是小組討論,這樣的語文學習方式才會真正教會學生如何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也切實給他們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是非常重整合的,所以本著活動的特點出發,開展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整合能力。綜合性學習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所以學生在初次接觸的過程中只是了解有哪些領域,并不明白這些領域對語文的學習有什么幫助,所以就涉及到整合的過程,也就是把外在的、非語文類知識轉變為內在的、語文類知識的過程,且這個過程是學生自主完成的。所以知識掌握程度的分水嶺也就在于學生自行整合的深度,學生將外在的知識點內化為自身知識庫,再將與其相關的知識串聯起來,那么知識框架也就構好了,后階段的學習再在先前的基礎上整合,并慢慢地將知識填充到框架中,那么學生的知識儲備將是豐滿的、連續的、鮮活的血肉之軀,毫無疑問,這在保證學生取得優秀的成績的同時,也以人文文化慢慢地滋養著學生的品格,培育健全的人格。
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一個不斷地搜集、綜合、分析、運用信息,發現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俗話說“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語文的學習也是這樣的,它講究知識積累的循序漸進,講究從“量變”到“質變”的厚積薄發。所以過程在綜合性學習中是不能忽視的,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缺少精心設計。
綜合性學習強調的是將所學的知識、技能盡可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也就是所謂的“學以致用”。在清朝有“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詩句流傳,在當代更是會經常聽到“讀書無用論”,那書生為什么會“沒用”,因為其沒有跟實際生活接軌,尚處于空想的狀態。所以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好學生,更應積極地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時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及其潛在的應用價值。如在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教材中,有綜合性學習題為《倡導低碳生活》,教師在組織該次活動時,不僅僅要以影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更要號召學生采取相應的實際行動來實現低碳生活,如認養樹木或是植樹造林、減少一次性商品的使用、陪父母購物帶布袋等等。在每一次的實踐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對保護地球有巨大的貢獻,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是適應當前教育環境的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如果這種教學方法利用得好,可以幫助學生把語文知識運用到課外,讓他們切身體會到,語文學習就是實際生活,幫助學生進一步成長。激發他們對于語文的興趣,主動去學習語文,主動去提高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這樣的語文學習方式會真正豐富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新時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