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香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委黨校,江西 吉安 343400)
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信息化覆蓋了我國各領域和各行業。信息化的出現對人們的影響十分廣泛,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更讓人們深刻地體驗到信息技術的科學性和便捷性。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所有組織中的行政管理工作都應當加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從而有效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對于企業行政管理工作同樣如此,企業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持續推動信息化建設,為企業自身持續健康的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我國行政管理信息化共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主要如下:第一個階段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主要為單機用戶,在我們全面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后,企業遭受到國外市場以及先進管理模式的巨大沖擊,雖然利用單臺計算機開展辦公,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辦公效率,但是因為當時計算機以打字和整理文件為主,工作效率依然偏低,所以很多企業沒有選擇這種單機模式。第二個階段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可以實現局域網管理,也就是說可以在企業內部完成資源共享,這可以有效的提升企業內部相關資料和文件的傳輸速度和效率,所以,很多企業都進行內部局域網的搭建,這也標志著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雛形的基本形成。第三階段,企業已經開始廣泛使用廣域網,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企業開始將局域網加入到廣域網中,借助于C/S軟件或者B/S軟件建立混合結構,完成對廣域網構建,這樣不同企業之間可以通過網絡完成郵件的互發,進一步提升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水平。第四階段也是現階段所使用的管理模式,行政管理工作日趨信息化和智能化。
我國企業現階段所實行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漸向專項知識管理模式過渡,這是信息化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最初階段,行政管理主要是對數據進行管理,通過數據的分析和整合完成對企業的管理;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后,行政管理開始轉向信息管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只有準確地把握信息的變化,才能夠保證企業的發展方向不偏離。現階段,行政管理逐漸從信息管理向知識管理過渡。可以看到發展呈現遞進關系,而且三者之間不是完全的替代關系,前者為后者的形成奠定基礎,也是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和積累而成的。由信息管理轉變為知識管理,是企業行政管理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
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是一種集中管理的模式,這是由于在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企業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行政管理中,實現行政管理質的飛躍。企業通過構建自動化管理系統和平臺,實現企業管理方式的轉變,在企業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借助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讓各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在實際工作中得以實施,不僅使企業的管理效率得到提升,而且還讓行政管理更加人性化。所以,通過計算機繼續深化集中管理是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趨勢。
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提升和優化,為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證,各種行政數據和管理數據可以直接儲存到計算機中,為企業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在企業辦公區域形成辦公室網絡,可以達到辦公自動化的指標和要求。為了便于辦公室間的數據傳輸,可以將相關數據存儲于計算機中,工作人員可以隨時調用,有效提升了辦公效率。因此在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相關數據將逐漸在計算機中儲存,并利用數據完成相關的分析和整合工作。
企業具有相對復雜的組織和結構,而隨著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企業管理層次必將逐漸減少,管理目標也實現精簡。這樣可以提升對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有助于各項工作的完成,保證企業運轉的順利和高效性。企業員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職工作中,企業結構得到改進和優化。企業具有更高的抵御風險的能力。企業的各級人員,無論是領導層還是一線工作者,都是借助于計算機網絡完成工作的,同時也都是信息化管理的對象,行政信息化管理可以充分發揮其作用,并有利于各種戰略目標的實現。所以,企業行政信息化管理必然向著管理層次減少的方向發展,實現精簡。
企業由多個部門組成,不同部門肩負著不同的任務,但是各部門間卻是不可分割的,各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才保證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若是各部門間各自為戰,信息交流存在障礙,則企業的正常運轉必將受到影響。而行政信息化的引入,就是從根本上打破各部門間溝通困難的現狀,有效實現各部門間的協作,實現工作效率的提升,項目投資成本的縮減,促進企業利潤的增加。所以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必將是進一步強化各部門間的合作,減少各自為戰的工作模式,為企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提升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企業信息化在促進企業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行政管理信息化作為企業信息化的重要環節,應該得到企業管理層的重視。行政管理信息化發展到當下,共經歷了四個階段。進入21世紀后,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得到長足進步,不但從整體上提升了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而且還有效的改善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應按照企業行政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推進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充分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