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期克哈
(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學校,四川 康定 626000)
身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策略是做好教學方案的最好體現。之所以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是為了在今后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改革中駕輕就熟,順理成章。在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制定可行的教學過程中,身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視一個問題,那就是必須根據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具體情況,實事求是,不偏不倚,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和干擾,并認真結合當前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已經出現的問題的癥狀,或者尚且處在萌芽狀況,都不能小覷,更不能放任自流。這就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夠不拘一格,大膽創新,在順應教學改革潮流的同時,制定嚴格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發展策略,雙管齊下,力爭培養更多優秀的、適應社會變化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兵馬未動,理念先行。高校的教育工作也不例外。身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著重去抓好教育理念的培訓工作,常抓不懈,有的放矢,使得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指導思想得到統一的規劃。教育理念的推廣,并不是嘴上說說,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深刻了解教育工作的內涵,并在結合教育工作實質的前提下,樹立教育的正確觀點和牢固信念,并且恪守職責的遵章執行,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
通常情況下,漢語言文學的教育理念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要想方設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涵養;第二,要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核心內容;第三,要努力提倡學生主動探究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方法;第四,要想法構建生動活潑的語文課程體系。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語言文學更是博大精深。要想讓漢語言文學這門課程發揮應有的作用,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把握大方向的同時,帶領學生在求職的道路中上下求索。
光有信心,遠遠不夠。做好漢語言工作,還得靠實力說話。身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遵循攪勻的基本理念,循序漸進的開展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并不是只了解了皮毛,或者是單純的應付考試,就算完成了工作計劃。有經驗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在學期伊始,就開始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針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有的放矢,不但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和教學計劃,而且讓素質教育得以順利實施。
順勢而為,永不為過。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也不例外。雖然漢語言文學是一門基礎類的課程,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當遵守教學改革的最新理念。尤其是在教育思想的指導下,要服從安排,統一進行,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發展策略。
有想法,有魄力去改革創新不是壞事,但是,還是不能忘記一個最基本的觀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創新,是在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后主動進行的,而不是單純的只是應付工作,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在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后,就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嘗試。這對于教學工作本身而言,并不會傷筋動骨,也不會影響教學質量。但是,如果抱有這種對教學教育的創新的誤解,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直以來,關于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本質,演繹了很多的版本。客觀公正的來說,漢語言文學的本身,融合了文章、文學、文化、文字、文明等元素。這種教學活動以言語為主要核心。漢語言文學的主要特征就是工具性,就像新華字典一樣,是為人類求知服務的一種工具。當然,說起漢語言文學的輔助性特征,就是無以倫比的符號性。當前,正處在教學改革的熱潮中,對于漢語言文學的認識和了解審讀,更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學生而言,漢語言文學是提升語言詞匯量的一個重要工具和手段。在今后的實際生活中,以及以后參與的工作生活中,身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更要為學生量身打造一款屬于學生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習漢語言文學,并不只是單純的為了應付以后的考試、升學,更不能一切用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成功以否的標準。只有先讓學生愛上這么學科,老師才能在教學工作中占據主動權,指引學生向好的方向前進。
雖然在應試教育下,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想方設法的提高考試成績,但是評判一個學生學習好壞的根本,還是要看他的成績的高低。身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都希望學生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學生有進步,成績有提高,一方面,對得起父母含辛茹苦的贊助,另一方面,顯得自己的教學有價值。
方法得當,前途無量。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漢語言文學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拓展思維能力。拋卻以前固有的思維形態,進而轉化為學生進步的階梯。其實,這種本質上的轉型,可以讓教育工作者真正意義上做到有的放矢,在引導學生不斷進步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淬煉精神品格,鍛造人格魅力,進而實現在大學求學的最終目的,不但有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更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在學校呆的時間長了,提起教學法,很多學生都如數家珍。那情形,就像一個浸淫江湖多年的老油子。畢竟,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大學,學生一路披荊斬棘,都是靠耐心和毅力學過來的。如果說主觀能能動性,在學校打拼了這么多年,估計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身為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得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畢竟,面對的是一個江湖經驗豐富的群體,如果沒有拿手的絕活,還真的難在學生面前站穩腳跟。
要想讓學生們愛上學習,目標教學法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因素。學習的本身,學生才是主人。一個聰明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滿足對知識的攫取,更多的是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身為教育工作者,在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開展定向教學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一起參與進來,拋開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讓大家主動進來汲取營養,這樣的畫面,想想都覺得無比美好。身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日常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樹立理論指導實踐的教學思想,并且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讓教學方法的研究得到充分的、行之有效的運用。通常情況下,很多老師的理論研究能力都很專業,他們對各種教學策略輕車熟路,對于教學理論,同樣如數家珍。翻看他們的履歷,他們在各種權威的學術期刊發表了很多文章,還有豐厚的教學教研成果。可是,雖然功底很深厚,但是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感覺渾身上下都是勁兒,就是使不出不來。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很大的程度上,就在與他們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教學相互脫鉤,沒有在一個頻道上,就很難出現琴瑟和鳴的效果。
教學不是說相聲,來不得半點水分。尤其是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更需要老師具有真材實料,不但有深厚的文學底蘊,還得有靈活運用的專業知識。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想熟練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必須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才能形成自帶的體系,結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找到最適宜學生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工作才能順利的開展,學生也才會樂意學習漢語言文學。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教育的大潮總是在滾滾向前,單看漢語言文學,他的傳統是非常的雄厚,就像一個武林高手,不但功力深厚,而且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很多教育先賢,留下了寶貴的教學財富。身為我們,一定要虛懷若谷,取其精華,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付諸到教學實踐當中。并聽取學生的意見,在課堂上融會變通。雙方都在愉快的環境下求學,肯定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穩了不怕你。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也不例外,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身為教育工作,一定要實事求是,實話實說,決不能憑空想象,信口開河。前輩留下來的寶貴經驗,需要我們不斷的領悟、琢磨,才能明白其中的內涵,掌握漢語與文學教學的本質,少走彎路,少碰釘子,更不會南轅北轍。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成績。
身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在日常的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該不斷的學會總結,學會分析,學會提煉,學會歸納,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取得長足的進步,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喜歡漢語言文學這么功課,才能真正的履行了一個教育工作的初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