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鳳
(重慶市江北區 華渝實驗學校,重慶 400000)
初中數學教學不僅僅要講究數學思維和解題方法的培養,更提倡通過教學方法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新課程理念下,數學教學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變學生“單一學習”為“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恰當地運用合作教學的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濃厚的數學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導師對于教學的把握首先應將自己定位于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是一種指揮和向導。我們所強調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深層次講更應該是導師與導師、學生與學生以及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三種合作關系。但是,在我們所體會的實踐課堂教學僅僅是由導師為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幫助提供的一個平臺。學生交流匯集的問題交給導師,而導師也只能通過言語上的闡釋再回復給學生,只回答問題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形式大干實際的做法已經違背了我們本文所討論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合作學習以促進和發展素質教學的根本宗旨。
合作學習離不開學生的參與和討論,但是,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的數學水平不高、溝通能力不強,合作意識薄弱,不能合理的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從而導致合作學習的質量較低。另外,在合作學習活動中,一些學生的自我意識比較強烈,不能合理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未能及時完成合作學習任務,導致合作學習的質量不高。
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的講解為主,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的知識接受地位,學生和教師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感,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活躍,學生不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種教學模式,淡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限制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討論交流,降低了探究熱情。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是激勵學生大膽探究的有效途徑,面對繁雜的社會環境,涉世不深的中學生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疑問,要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氣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是朋友,初中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先導,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運用師生互動的教學策略,既融洽了師生關系,又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整個過程,對學習有了成就感和滿足感。例如,“數軸”的概念教學,教師和學生一起觀察溫度計,溫度計具有三個要素:度量的起點、度量的單位、明確的增減方向。以實物啟發學生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數,引出數軸的概念。通過師生互動,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從感性到理性,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更容易理解。
合作學習效果的好壞與否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合作學習小組結構形式上的影響。首先應該對教師隊伍進行合理的構建,然后還要對學生小組進行合理地構建。首先在小組成員數量上進行合理的設置,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同時還要充分地做到尊重小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在結構形式比較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過程中,應該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知識能力的差異化,構建一個比較有層次感的合作學習小組,充分地考慮到小組成員之間性格特點的差異。在不同的小組之間也應該注意組間競爭的公平合理性,這樣有利于提升每一個小組的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在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角色的互換與開展組內成員之間的競爭。
有的合作學習當中,教師就覺得讓學生自己學習是更好的方式,忽略了自己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導致合作學習沒有人監管,學生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就隨之略過。這就需要教師需要明確自己在合作學習當中起到的作用。有的小組在合作時遇到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解決,缺乏一個領導者;有的小組在討論到無關緊要的話題,就開始閑聊,基本上不能完成合作任務更不要說提高數學能力;有的小組因為任務簡單,很快的完成學習任務,但是之后就沒事可做,也不會展開更為深入的學習。這就需要對學生深入引導,分析每個小組的差異,刺激學生深入探討,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只有這樣,合作學習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實踐證明,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合作學習能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既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又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合作學習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教學的不足,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從而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