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拓
(遼寧省盤錦市遼東灣實驗高級中學,遼寧 盤錦 124221)
所謂地高質量高中英語課堂就是指高效英語課堂建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構建動態化的教學過程,以進一步在教學中突出教學的高效性與實踐性,助推課堂效率更上一層樓。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扭轉落后的傳統教學觀念,接受新思想,樹立生本理念,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分析、探究活動,并在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中有效進行實踐,靈活運用英語知識,借以提升學生運用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那么,具體如何開展高中英語教學呢?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高中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以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環境中運用適當的語言與人進行交流。語言和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想要有效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就必須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外語交際環境,為其提供更多運用英語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實踐,提升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及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這也正是語言學家克魯姆所說的“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應該為課堂內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的語言材料。”在教學中巧妙設置教學情境,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情境之中,促使學生輕松理解、掌握英語知識。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有生活教學情境、角色扮演情境、問題情境、多媒體視聽情境、任務型情境以及游戲情境等,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到教材之中,根據適當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學習情況等條件,選擇合適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創建出發展其個性的情境,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比如,在教學《Animals in Danger》一課時,高中學生由于學習壓力比較大,為排解學生的壓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思維能力,筆者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一場“瀕危動物大聚會”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課下組織自己的語言,找到一個聚合點,以動物的身份分別說出藏羚羊、麋鹿、黑猩猩等當下的處境,進而借助英語說出這些瀕危物種瀕臨滅絕的原因,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敢于借助英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讓其他學生產生思考,對這些動物產生同情、憐憫之心。當角色扮演活動結束之后,可提出問題,若動物失去家園之后,讓學生思考“Where do them live?”幫助學生逐步增強“拯救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要知道,高中英語知識內容比較繁多,若教師在教學中依舊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不僅會消磨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會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有甚者會產生厭學心理,長此以往,這極其不利于教師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更別提要打造高質量高中英語課堂了。在現代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借助網絡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英語知識,同時拓展課堂教學容量,將英語知識進行有效引申,讓課堂充滿時代氣息,借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動學生在龐大的知識體系中進行學習,進而幫學生積蓄能量,獲取更多英語知識,并逐步構建起英語知識框架,便于學生今后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還有利于學生及時獲取時事新聞及當下的英語知識材料,便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比如,在教學《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一課時,為讓學生對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之間的區別有所了解,筆者在教學中借助網絡為學生展現了相關問題“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Do the differences matter?”的答案,并借助多媒體展現圖表,分列出二者之間的不同,如“Vocabulary”“Grammar”“Spelling and Pronunciation”等方面,以便讓學生有更為直觀地了解,對英語有更深入的了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便于學生對英語文化有更深次的了解。同時引領學生將英式、美式英語和我們的母語形成對比,體會到母語對我們中國人的意義,讓學生真正做到熱愛祖國、熱愛自己的母語,并將其發揚光大。在今后的英語學習活動中,能夠積極參加各種英語教學活動,克服困難,鍛煉自己運用英語的能力,便于學生今后更好地跟國際友人進行交際,為祖國的發展、民族的融合及世界人民的團結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敢于做時代的“弄潮兒”,要緊跟時代潮流,接受新思想、新觀念,轉變教學模式和理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品質,以幫助學生打造更加適合他們發展的高質量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