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利
(江西省樂平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江西 樂平 333300)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與限制,導致教師從主觀上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這就導致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成為教師個人的獨角戲,并沒有上升成為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
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更加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也要求教師維持課堂活力,通過更有效的互動交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但從目前來看,這一教學改革工作并沒有取得預期理想的成效,還缺乏相應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
基于此,本文在此探究高中數學教學互動教學策略,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與建設。
互動交流教學模式,是學生占據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的一種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的最基本特點是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的互動性和交流性.最基本的表現是教師的課堂提問與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質疑.這種教學模式是隨著課程改革而提出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傳統的教學中,一直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貫穿整個課堂,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并且,我國一直奉行尊師重教,這是一種美德,但是部分人把這一品德扭曲了,導致社會上出現過分注重教師權威的現象.學生明知道教師授課中出現了錯誤,卻不敢指出;而教師即使知道錯誤也羞于承認,擔心會損害了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威望.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在這樣的背景下,互動交流教學模式便應運而生.它能夠有針對性地改變這一現狀,從而讓教師形成正確的教學觀念,并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最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為學生創造互動交流的主題。首先,教師創造的主題應該鮮明,要為課堂教學服務。換言之,教師創設的主題必須切合課堂教學內容,必須通過互動完成教學任務。其次,教師創造的主題應該具有一定的深度,要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意識,并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互動交流。
例如,在《平行關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制定的互動交流目標是平行關系的判定和性質。這樣的目標相對簡單,學生只需要閱讀教材就能夠得到答案,根本不需要與教師或其他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這就導致互動教學無法順利開展。
教師確定的學習主題應該具有一定的深度,要使學生的互動交流有足夠的價值。因此,教師可以對其進行修改,要求學生探究生活中平行的事例,同時利用平行的性質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課堂提問與學生進行互動,也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基于此,高中數學課堂才變得更有活力,才能夠讓學生在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獲得更深刻的認知,進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把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潛力和學生的自我提升作為教學的重點,不過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自身條件等因素的不同,在自我潛能開發、自我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會有非常大的差異性。如果學生能夠探求到讓自己覺得有意義的課題,能夠遇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互動式教學的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進行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平臺,為了可以防止“一刀切”模式的出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老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狀況,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在對學生制定個體學習目標的同時,還可以把學生組成小組,并針對小組成員的實際情況建立小組學習的目標。當學生確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要求和自學方法后,老師要鼓勵學生去主動的發現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討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主動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建立出一個良好的討論環境。比如,在講解“兩角和差的三角函數公式”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有針對性的設計學習的目標,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建立掌握公式、熟記各個知識點等學習目標,對于小組目標,可以設置為對公司進行熟練掌握和運用,可以使用公式對難度比較高的問題進行處理的學習目標。
最后,在高中數學互動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綜合全面的評價。進一步說,只有通過有效的評價,教師才能對互動教學進行總結,才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信心,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和諧。
一方面,教師要評價的是師生互動中學生的收獲與表現出的不足,要通過評價指出學生的得失,使學生能夠在日后的學習中有意識的改正缺點并發揮優點。另一方面,教師要評價學生的能力與具體表現,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通過正面的評價對其進行認可與肯定,達到鞏固學生學習信心的目的。
例如,在《函數的單調性》的教學中,教師利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學習,同時在互動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教師發現,部分學生能夠在研究函數時有意識的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將抽象的條件放入函數圖像中解析,并且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
此時,教師并不能只看到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收獲,而應該肯定意識和能力,要對學生表現出的能力進行肯定與認可。基于此,學生才能在與教師的互動中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與重視,才能在日后的交流中變得更加主動,同時有意識的發揚自己的優點,使其成為個人獨特的能力。
綜上所述,互動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越來越明顯,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潛能進行充分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