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原
(重慶市兼善中學,重慶 400000)
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具有綜合性。綜合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知識的綜合性,另一個是能力的綜合性。高中政治學科和其他學科是相輔相成的,學生不僅要了解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知識,還要知道公民的基本道德,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學生不僅僅要有扎實的學習能力,還要有思維能力,將所學到的知識理論學以致用,這樣才能真正的理解所學的知識,最后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核心素養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融入到社會的大集體,這就說明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具有實踐性。良好的道德修養不僅可以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還可以讓學生作為知識來掌握。學生需要積極的參與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來培養自己的思維能,這樣才能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的生活中,為以后更好的成為公民打下基礎。
1.巧引資料。其實很多資料當中便蘊含著問題,對于學生來說自身不明白的地方都是問題,能否會成為問題主要看學生自身是否對其感興趣,是否向其中投放精力。所以在教師在進行資料引用時,應該注重資料的趣味性,加強故事的吸引度,從而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資料上面。在學生對于資料產生興趣之后,教師再將問題提出,能夠收獲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直觀演示。在直接演示的方法當中,可以利用常見的視頻、圖片,或是玩笑游戲的形式輔以一定的語言解說,以此來啟發學生的問題思維。直觀演示有利于增強感知,有助于提高觀察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同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發展。
在高中政治學習中,時事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教學效果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時事政治內容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學習知識解決問題,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政治素養。教師選擇時事政治教學時,應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以此滿足學生學習欲望,促進學生學習發展。
培育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上所進行的應是有目標、有組織的教學活動。教師的統領和指導是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的前提。新課標實施以來,有些人似乎也走入另一個誤區和極端,為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而隨意采取“放羊式”的自學活動。例如,在《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的教學中,教師設置問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首先問學生:“何為公平?”不要求學生急于回答;接下來,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折紙飛機”的活動,最后小組中一起統計紙飛機的數量,并商量紙飛機如何分配給小組的成員。完成之后,再請小組代表進行分配方案的陳述,并回答“何為公平”這一問題。
理性精神是人綜合素養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指人在認知、創造世界的同時,也能對自身的行為特征、思維品質等加以理智、自主、反思等,使自身得到更高層次的進步、發展。因此,高中教師在開展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也應注重對學生理性精神的培養等,使學生在局限的課堂中收獲更多,保障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持續、有效。
在上課之前,教師應該制定好相應的課堂計劃,并且準備好課堂上會用到的教學素材。而對于高中政治教學,教師可以在講解完相應的知識點之后,讓學生觀看一些有關于提高學生政治素養的視頻或者閱讀一些與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文章。該類素材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使學生學習該類知識,將更有利于讓學生掌握政治核心素養。
短暫的教學課堂無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更需要一個高效有力的課堂,最有利的課堂教學便是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不需要教師的反復提醒。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跟著教師的思維,主動探索問題,這是學生學習的最佳狀態,因此教師需要有良好的教學設計,使整個教學活動流暢順利,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教學活動的開展受到較多外界環境的影響,正是這些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了中國教學活動出現進行緩慢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教材的編寫,學生只有有了合適的教材才能夠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只有有了合適的教材,教學活動才能穩步進行,才能完成合理及科學的教學目標,但教材的編寫往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了教材內容往往滯后于我國政治文明、物質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發展現狀的現象。不僅如此,高中政治教材中往往會出現許多實例,有些實例呈現出經久不衰的現象,但有些實例由于受到時代發展的限制,顯得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所以學生不愿將太多的精力與興趣集中在這些實例上,這就需要教師發揮教學主導作用,除了現有教材資源的教學外,教師還應該從學生實際需要以及社會發展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解讀,并適當地進行創新,將其與我國社會、科技發展的現狀相結合,將教材內容進一步擴展,讓學生明白學習高中政治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內容,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己和良好的評價自己,最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進而促進學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