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艷群
(衡水科技工程學校,河北 衡水 053000)
中職學校的學生留給社會的普遍印象是不愛學習,成績差,上課遲到、逃學、頂撞老師、上網、談戀愛、打群架等,違紀現象不是偶有發生,而是司空見慣。許多中職學校老師也在感嘆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了!”“中職教師越來越難當了!”“學生是一屆比一屆差!”。面對這些特殊的群體,對于中職教師來說,在工作上存在很大的難度;但是,中職生又是我國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支主力軍,中等職業德育的任務是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第一線,要培養大量具有專業理論知識、熟練操作技能和良好德育素質的勞動者,中職學校的德育成敗關系到能否幫助學生實現順利就業,能否在社會上立足,能否為國家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作為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者,特別是中職學校的中職教師,責任更加重大。然而,只要我們理清思路,了解學生的特點,積極尋找問題的根源,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這個特殊群體將來必定成長為社會有用之才。
目前,社會在對初中的德育進行評價時,主要還是以能升入重點高中為主要標準。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他們在初中時期,大部分成績相對比較差,甚至有的學生是個別教師“遺忘的對象”。為了追求升重點高中的人數,老師們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有希望升入重點高中的學生身上,中等偏下的學生老師基本上都不聞不問;甚至連座位也是按成績來編排,成績最好的最先選座位,差生往往被安排在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因此,他們心理的失落感較大,為了尋找心理平衡,他們經常會尋找機會表現自己,制造一些“事件”來彌補自己在學習方面的不足。對這些特殊的群體,作為中職學校的中職教師在工作中必須放下對學生的偏見,帶著一顆仁慈的心,公平地對待學生,保持一種和諧、包容的心態,關愛呵護每一位學生,將自己的愛心傾注給每一位學生。“偏愛”后進生、嚴愛優等生、博愛中等生,只有愛學生,才能成為學生的知心人、貼心人,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愛學生,才會去接觸學生、了解學生、關注學生,才能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優點,發現學生的個性與特長,知道學生所思、所想,讓他們感到溫暖,營造溫馨的班級,讓每一個同學學會互相關心、幫助、照顧、鼓舞,心胸寬廣,心理健康,促使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好壞習慣的養成對人的一生有著直接的影響,一個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會對他人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有的中職學生在初中就曾經是逃課大王,頂撞科任教師、上網、早戀、打群架等,組織紀律性極差,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中職學校的中職教師應依據學生實際和道德建設規范,制定班規,讓學生明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以此來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和自制力。通過開展每月一主題活動,例如“三月雷鋒月”“四月文明月”“五月勞動月”“六月科學月”,每周一熱點(或亮點、焦點)班會,每天一檢查記錄等的班內活動以及競賽評比。讓學生每時每刻都能注意自己的行為,并按照中職生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品德的養成。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中職教師應勤勤懇懇地工作,以高度的事業心和忘我工作精神給學生極強的示范作用和影響,從而轉化為特殊的感召力。中職教師應放下架子,多留點時間給學生,經常與學生聊天,關心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噓寒問暖,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思想動態,緊密聯系學生、接觸學生,就會贏得學生對老師的信任、理解與尊重,學生與老師之間就能達成一種共識、一種默契、一種信任、一種理解。同時,沒有了距離感、陌生感,并減少了心理壓力,相互間建立起一種新型平等的師生關系,彼此間消除了猜疑、隔閡,善意的語言、真實的感情、客觀的說理、尊重的態度,才能使德育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效果。
對于中職生來說,中職學校是社會的雛形,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前應具備一定的社會能力,這些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從事某一職業所必須具備的本領。它由三大部分組成,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根據我國中職德育培養目標、中職學生社會能力結構和人才市場的需求,中職學校培養的學生應具備以下幾種最基本的社會能力:動手能力、適應能力、競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應大力倡導和開展“我能行”的活動,比如在組建班委會時,鼓勵學生自我推薦,民主選舉,輪流“上崗”。在班級中實行值周班干部負責制,通過定期的班干會,及時肯定學生的成績。每次班上的和學校的活動均由班委負責組織和實施,每次活動中職教師主要進行宏觀的指導,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會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學習與工作和人際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樂觀向上、團結協作等各方面的精神和能力,同時,學生及班組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強,培養了良好的集體精神。
總之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有感情的人,這就決定了中職教師工作的復雜性和情感性,就要求我們要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時代在發展,德育理念不斷更新,我們應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塑造的,這樣,我們的工作將會變得有意義,我們的中職教師工作才會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