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瓊
(重慶市巫山縣騾坪初級中學,重慶 巫山 404705)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對初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是初中美術教育的核心。要充分發揮學科帶給學生的積極作用。應該利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美,通過書法課去把自己眼里的美表現出來,趁現在還年輕,通過學習美術,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修養,不僅利于培養初中的審美能力還能夠培養初中生的品格與耐心。
美術基礎教育主要是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教師也要為學生傳授學科專業技能,另一個是培養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審美能力以及專業素養。在先前的美術教學當中,有一部分教師把教學的側重點放在了培養專業技能方面,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并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缺乏一定程度的認識?,F階段的美術教學逐漸轉向了第二教學階段,美術教師更希望學生在學習美術技能的同時能夠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在創作的過程中,能夠做到理論結合實踐,做到不斷的創新。
(一)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把考試科目作為唯一的教育目標,教育手段單一,美術在初中只能算是一門副科,所以家長和學生沒有足夠的重視他們比較重視主科成績對美術持有可有可無的態度,有的還把美術課當做自習課,為了考試做準備,并且學生還缺少美術課必備的用具,不能把美提現的淋漓精致。
(二)其實在教育大綱中有明確規定:中學美術課是培養學生美術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不僅能夠使學生陶冶情操,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使初中生能夠全面發展。在美術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提起去美術的重視。因此,大部分學生也就意識不到美術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積極引導學生,愛上美術這門學科,從而促進初中生能夠全面發展。
(三)教學設備落后,嚴重制約了美術教育的發展,地方經濟,文化不夠,教育水平也有所落后,存在著老師和學生的美術書籍較少。
(四)初中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一味的灌輸式學習,讓學生對著門學科感到厭煩,這樣的教學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學生對美術課程往往上完課就放在一邊,課下很少有人像主課一樣溫習,對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是難以保質保量的完成,直接導致了學生的美術興趣降低。
(一)采用各種形式激勵學生學習美術的知識,激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了解色彩,并且可以勇敢應用,創作不同的作品。
(二)采用各種形式滲透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讓學生能學習正確的作畫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三)認識常用的色彩及形狀,體驗不同的美術工具,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探究感知學習,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的良好的習慣。
(四)在初中美術活動中進行富有新意的構思與設計,并運用新媒體,新手法進行造型表現能力
(五)養成欣賞美術作品,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搜集視覺信息的習慣,善于去發現生活中的美。
(一)發展學生對線條、色彩、空間的敏感度,同時還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加深學生對美的理解。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美術可以根據學生對物的想象表現出來,有利于學生的感情表達出來,也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縝密的思考和計劃能力,還有對空間的觀察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豐厚的文化修養,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去進行充分的了解,使初中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美術與社會的生活和生產的關系息息相關,也對學生的發展器官,促進智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總之,美術學科是中學生的必修課程,美術學科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對初中生進行審美教育,能夠讓學生獲得美術知識和美術基礎技能。初中教師也要不斷去探索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秉著求真務實的教學精神,努力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深刻地認識到學科創新教育的意義是現代美術教育的內涵,美術教育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實現多元教育,要由只重教育結果,只看課堂作業,轉變為注重教學過程。更有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美術行業涉及廣泛,增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水平,在生活中和學習中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促進了美術學科的不斷發展,讓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充滿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