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俊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2260)
高職院校已經成為了我國教育事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部分,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因此,高職教育質量的優劣直接決定著相關人才質量的高低,因此,必須在現有基礎上對目前的高職教育進行再優化,完善相應的教學體系,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改變傳統的觀念,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和提高,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滿足現代經濟快速發展的人才。
目前,中國社會正在迅速發展,新的理念和技術在各行各業中不斷出現,無時無刻都挑戰著傳統的觀念,教育行業也不例外。高職教育的教學模式也出現了許多變化,從傳統的總結式、灌輸式學習逐漸轉變為探索式學習[1]。在當下的教育中,高職教育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加強了學生的實踐動手培養和專業技能的操作。在當今規模龐大、復雜的市場環境下,需要綜合素質極高的人才。因此,為了使高職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能夠適應環境,新的教學模式需要被研究和推廣,使我國的高職教育不斷前進和發展。
高職教育在完善自身教育理論的同時,還要根據市場的變化和人才的培養建立相應的課程體系。在高校中,發揮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的引導,不僅加強理論知識體系的建立,還要實行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化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能提高其專業能力,為未來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和社會上的一些企業進行合作,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走進社會企業進行實踐,在實習中發現問題,將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合理運用。在深化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加了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加強了創新的意識。
在基于能力培養的高職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只有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整體素質提高,才能真正保證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能力培養。因此,需要將教師傳統以理論為主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成為以理論和實踐共同培養的先進教學思想。另一方面,教師培訓需要被不斷加強,高校應該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和學習,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進行不斷提高和創新[2]。此外,教師也需要走進當下的市場中,及時了解市場的變化以及對人才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市場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專項教育和指導。這樣不僅有助于教師能夠第一時間面對和接受新事物,還能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斷進行學習,對自身的教學以及專業必須擁有足夠的認知和了解,在未來出現變革時,就能在教學中更加沉著冷靜,得心應手。
在進行教學時,高職教育目前的目標是培養和實際情況相符的高素質人才。要對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進行提高需要配備相應的教學設備和配套設施,當下大部分高職院校中,配套設施的數量和質量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人才需求以及學生數量。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完善教育設備,完善相應的教學場所和配套設施,如實驗室、實踐基地等。只有將配套設施完善,才能將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教育有效的進行。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高校教育將實踐性教學融入其中,將課堂中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在實習中。理論知識的學習為未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只進行理論學習,就是背道而馳,不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發展。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達到教育背后真正的目標,需要高校針對不同的專業開展不同的實踐性教學。如機械設備專業需要開設相應的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實際操作。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真正接觸到實際操作,鍛煉實踐能力,對未來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高職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對社會人才輸送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培養技能型人才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面對如今快速發展和轉變的市場形態中,高職教育也需要積極研究和發展新型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并且加強師資團隊的建設,加強相關的配套設施,將實踐性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為未來高職教育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中國培養和輸送更多高素質的職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