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心
(濟南大學商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2)
由于我國近些年過度重視經濟發展,忽視了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2007年,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達到最大值。與此同時,長江流域成為酸雨的重災區。由于二氧化硫的排放產生的危害比比皆是,早在1952年人們就因為二氧化硫而產生生命危險,異常濃密而有毒的大霧籠罩了倫敦,至少4000而死亡。世界范圍內也開始重視環境保護問題,達成了一些環境保護的舉措,歐洲、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早在20世紀就頒布并實施了一系列監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法律法規。我國也制定了相應的政策,致力于保護環境。我國在2002年發布了《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文件。2017年,《科學報告》發表文章,題為《印度正在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為因素二氧化硫排放國》,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正在遞減,我國在二氧化硫治理和減排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經濟的發展少不了燃煤電廠的擴大和大量電廠的投入,必然加劇對環境排放污染物量,但同時經濟的增長也能增加對環境保護技術投入人力及資金需要,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人類活動對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響,通過引入GDP、煤炭消費量、人口數以及工業增加值等因素,分析以省會城市為代表的31個省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情況,并基于得出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對二氧化硫排放量給予相應的對策,為我國二氧化硫排放與治理提供部分有效建議。
在數據選取方面,由于數據統計的滯后性,所以選取了全國31個省市的2016年的不同數據。為得到實際數據,本文引入價格指數,利用EViews軟件進行操作,采用OLS方法估計模型參數,得到結果。
結果中顯示二氧化硫排放量與人口數和工業增加值關系不大,可以說,在某種情況下人口數和工業增加值對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響都是通過煤炭消費量這一指標體現的。所以去除工業增加值/價格指數以及人口數/價格指數,得到新的模型。結果顯示,各個參數的t檢驗都顯著,最終得到的修正后的模型,并進行以下分析。
本文構建模型的經濟意義為在其他不變的情況下,當GDP價格指數每增加1億元,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0.505021噸;煤炭消費量/價格指數每增加1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0.834587噸。雖然經濟的增長需要煤炭燃燒提供電能,產生二氧化硫的排放,但近些年,我國不斷加大了對二氧化硫治理的投入成本,所以在經濟不斷增長的過程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能夠起到降低作用。
通過對模型的分析發現我國GDP的增長對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減少有促進作用,但煤炭的消費量則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應該將重心放在某一方面上,而是應該同時兼顧,兩方面相結合共同控制或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在技術發展方面,工業生產應安裝脫硫裝置,逐步實現脫硫設備的國產化,降低成本,并同時做好監督工作。各當地政府對酸雨產生的地區及有較大影響的周邊省、市和地區做好技術指導工作,較少酸雨的侵害。在不得不使用產生二氧化硫資源的情況外,開發清潔能源逐步取代產生二氧化硫資源的使用,提高城市用電、燃氣等清潔能源的比例。在火電站等需要使用煤炭的地區實時監控二氧化硫的排放及煙氣脫硫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對不符合要求的火電站等應給予處罰;回收二氧化硫使之成為產品的原料,同時提高利用率,對不能回收的硫化物應安全處理,不能隨意排放。從源頭減少煤炭的使用量、遏制二氧化硫的產生過程或者對二氧化硫排放后進行循環利用安全處理對酸雨的產生起到預防作用。修訂現行的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排放標準,應與時俱進,優先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
在經濟發展方面,GDP的增長在另一方面也會拉動技術的進步,帶動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進步,加大了對環保板塊的投資,擴大脫硫設施的普及,促進環境保護的發展。投入二氧化硫的排污費,實行二氧化硫排放權交易制度。在一些國家中,對環境投資越早,環境保護就會越好,由于經濟直接投資的“縮水”所可能帶來的經濟管理損害就越小。在二氧化硫的生的源頭之一機動車方面,加大對其的監測、科研以及投入的經濟成本的都GDP對防御、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方面的貢獻,GDP的增長為環境改善提供了成本,并能夠在宣傳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需求提供資金,提高人們對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識。
在政策方面,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之間制定合理的減排計劃,做到“因地制宜”。在“十一五”、“十二五”建設中,政府對二氧化硫的排放做出了具體規劃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笆濉蓖瑯訉Χ趸虻呐欧抛龀隽讼鄳恼撸褐攸c區域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京津冀及山東、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以及空氣質量排名較差的前10位城市中受燃煤影響較大的城市要實現煤炭消費負增長?!笆濉逼陂g,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ㄖ陛犑校┟禾肯M總量下降5%左右,地級市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35蒸t以下燃煤鍋爐。
做到經濟、技術、政策三者相互協調,共同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在經濟發展、煤炭使用量相平衡的情況下,以環境政策相輔助,使達到二氧化硫排放量標準數值排放,進一步實現經濟增長液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