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雙
(新疆伊寧市第十一小學,新疆 伊寧 835000)
數學雖然是一門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卻具備較強的邏輯性與高度的抽象性,所以許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僅會感覺枯燥與單調,并且在理解與掌握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性。針對這一普遍存在的現象,首先教師應該做到的就是激發小學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們自主探索數學的欲望,使學生們發現數學世界的美妙,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學生們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才會積極、主動的去探索知識,才會全身心投入到數學的知識海洋。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下,不斷創新,結合小學生認知水平,合理安排課程內容與形式,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推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數學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應使教學內容具有生活化的特征,既利于通過生活化的教育內容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又有利于使數學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融合,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數學學科的價值所在,向學生滲透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例如,在人民幣單位換算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依托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掌握元與角的換算。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既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又為學生的數學學習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以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目的。例如,在正方形和長方形圖形計算公式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測量各種圖形的情境化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在活動參與中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
直觀教學法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教具方面。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對教學過程的輔助性功能,為學生提供形象化的教學展示。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圓柱體的展開情況,以便于學生形象化的理解圓柱體的表面積。另一方面,針對部分教學用具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參與制作,使學生通過直觀認知教學用具,達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的目的。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巧設問題達到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目的。一方面,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好奇心入手,依據相關的數學知識內容向學生提問。另一方面,教師可以依據數學知識點的情況,向學生提問以引導學生對教學重難點內容的深度思考。例如,在整數加法計算法則的學習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對齊相同數位,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從低位加。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問題教學法應注意語言的藝術化。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這一特點,設計教學內容,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們更加深刻的理解數學知識點,進而做到靈活運用知識,將學生們以往的被動學習模式改變為主動學習模式,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學習環形面積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在紙上畫出半徑分別為7厘米、4厘米的同心圓,完成之后,沿一條直徑對折,先將所畫的大圓剪下來,再將所畫的小圓剪下來,這時學生們手中剩下的圖形就是環形,根據學生們動手能力以及計算可以得出:環形面積=大圓面積-小圓面積。這樣動手動腦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們感到數學不再乏味,同時能改進學生的思維方式;通過自己的實踐,也能加深學生們對所學內容的掌握與理解。
小學數學之所以難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方面原因就在于數學學科本身的原因,而筆者通過研究發現,小學生對于數學歷史的興趣比較大,通過課堂數學歷史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發展歷史,從而被數學家的精神所吸引,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他們的數學興趣,增加數學文化的教學,也是新教育理念下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傳統的數學教育中,部分學生為枯燥無味的數字所煩心,看不到數學的魅力與價值所在,因而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缺乏充足的學習興趣,而在當下,有了數學文化的教學,教師可以在課程的恰當時間段加入這樣的文化內容講解,幫助學生從單調的數字學習中走出來,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動力,最終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
在小學數學習題教學中,教師既要從數學知識內容的實際情況出發,又要突出數學習題的趣味性。一方面,教師應利用習題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多方面嘗試,以激發出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習題應突出趣味性,使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內容。
在習題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達到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內容對相關的數學知識內容進行自主性學習,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對自己不懂的內容進行提問,或者是依據翻轉課堂所學內容進行舉一反三以對相關知識形成鞏固。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利用非智力因素的積極作用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教師對學生應及時鼓勵,并且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表揚。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互,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構建和諧民主型的師生關系。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而教師應發揮出教學主導者的積極作用。
興趣是學習最強的動力,教師不能一味的去給學生們灌輸知識,而是要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索數學問題。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掌握知識程度,安排符合小學生的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們融入數學知識中,通過不斷的創新與改進,充分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們真正喜歡上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