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克甲 禤懿璇 張旭冉 韋佶秀 王艷麗
(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政策是國家五部委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以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舉措。計劃從2006年起用五年時間為西部培養一批少數民族高學歷專業人才,培養學校為211以上重點大學,生源為西部省市區。政策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采取"統一考試、適當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畢業生一律按定向培養和就業協議到定向地區和單位就業,碩士服務期限為5年,博士8年,學習經費享受中央級高校研究生的撥款政策,旨在努力培養一大批立場堅定、思想過硬,具有較高科學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但是當前很多大學生對此政策不是很了解,特別是一些特殊專業的學生,某民族高校幾乎沒有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參考報考此項計劃。因此,促進國家人才政策的實效,提升民族高校臨床醫學專業有志深造學生報考此項政策比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據某某民族高校臨床醫學專業本科醫學生的調查,參與調查人數為321人,少數民族占54.83%,有考研深造意愿的占66.36%,深造后愿意回生源地工作占66.36%。此外由于在少數民族地區生源,或者在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人士也在報考的政策范圍,大部分學生符合此項政策的招生范疇。該民族高校臨床專業醫學生近幾年研究生入學考試人數增長迅猛,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2016年報名考研86人,錄取32人;2017年報名考研146人,錄取69人;2018年報名考研243人,錄取89人;2019年報名考研275人,錄取63人。如果有更多的臨床醫學生了解此項優惠政策,那么必然提升臨床醫學生考研和深造的機率,為國家中西部落后地區培養更多的臨床醫學專業層次人才。
目前某某民族高校臨床醫專業學生報考研究生存在的綜合性問題較多,以下問題問題比較突出嚴重地影響了他們通過研究生的入學比率。321人的抽樣問卷調查顯示:(1)家庭經濟困難問題。由于民族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多數來自偏遠民族地區,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太樂觀,問卷調查得出的結果經濟壓力比較大的學生占56.7%,經濟壓力很大的占16.82%。(2)交流能力不足。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由于生長環境的因素,交流能力是弱項,表達能力一般占68.85%,表達很差占9.66%。(3)少數民族語言和方言影響交流。少數民族學生由于成長的文化背景原因,大多普通話不太標準,存在一定的交流方面的障礙。表示影響很大的占18.07%,普通影響的占53.58%。(4)英語基礎一般。通過問卷調查的英語四六級的過級的信心的調查,雖然69.78%同學有信心通過四六級考試。但是實際上通過班級的訪談,每年班級英語過級率大多在30%-35%。(5)專業學習能力較差。42.68%同學反饋學習壓力非常大,50.16%同學反饋學習壓力較大。此外,通過班級訪談了解,目前每個學期考試不及格的人數較多,有的班級有的課程甚至達到30%左右需要重修。
從某某民族高校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考研的現狀與問題分析,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少數民族臨床醫學生由于客觀環境和文化背景原因,存在讀研經濟壓力、個體的交流能力、和學習能力方面存在著較大的障礙。要解決這些問題背景原因錯綜復雜,在短期內無法實現質化改變。因此,國家采取的特殊的民族優惠政策對于少數民族地區考生而言是及時雨,我們必須充分利用。
在學校頂層設計和教學規劃方面加強對民族優惠考研政策的重視,把國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納入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課堂教學,認真做好規劃;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在線上通過易班、QQ群和微信開展宣傳工作,在線下,把課堂教育和具體座談研討整合起來開展宣傳,同時加強同學之間的溝通互助,把政策的要點要素和重要性宣傳到位,形成優惠政策學校主導,大家學、大家聽、大家參加的良好氛圍。
引導學生結合本地區人才需求,自身的條件與學習專長,結合政策研究報考高校的招考要求,做好報考高校的備考計劃與復習方案。比如,有計劃性地開展系列經驗傳授活動,可采取邀請往屆“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研成功的學長學姐開展針對性培訓和講座。也可以采取少數民族學生互助的形式,形成考研幫扶或者互助團隊,互補有無,強調學生從備考、復習及后續面試錄取等互不環節的準備的科學性。
結合少數民族地區臨床醫學生的個體和學習特征,從大學生新生入學開始就開始開展專業學習的方向與考研的政策指導。強調政策與民族高校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人才的特色。把專業教育教學融入人才培養的愛國主義精神、服務精神和政策精神。此外,可充分利用當前精準扶貧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整合資源,加速提升少數民族地區考生的生源綜合素質,提高少數民族地區臨床醫學生考研錄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