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南蘭
(武警工程大學基礎部,陜西 西安 710086)
在第十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明確指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我國新時代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傳承者的高校生,必須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著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高校思政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隨時代腳步,滿足了人民的切實需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進行了具有時代特點的創新,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境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不難預見,在我國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過程中仍然會面臨許多不同于以往的挑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國各方面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思想指導,并對未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工作進行了規劃部署,只要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根基,并結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在原有的理論基礎上融入了時代特點,使得科學社會主義注入了具有新時代內涵的活力。
國家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先進理論的指導。當今世界尤其是是諸多發展中國家都在認真進行著國內的經濟建設,如果缺乏指導性思想,會使得國家建設的過程舉步維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這些國家和提供了切實的理論依據,定能為國際友人提供實實在在的利益。
高校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要緊隨社會發展的潮流,滿足時代對其提出的要求。為此,高校生除了努力學習課本里的知識以外,還應認真進行思想教育建設,認真研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先進的理論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和心靈,開闊眼界,培養創新意識,不應只著眼于當下,更應展望未來。
高校生應明確自己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地位,了解自己應承擔的責任,鍛煉自身不服輸、不怕苦、不退縮的精神,勇于擔當、積極進取,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隨時到來的挑戰做好充足的準備。
國家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人民,高校生應樹立服務意識,認真做好人品公仆的角色。尊老愛幼,救困扶危,才能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使命。
現階段高校有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課程不足,據此,高校應明確思政教育的主題內容,增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相關課程,加深他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了解馬克思理論的先進性和科學性。
開展高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工作,應先從教師著手,其原因是高校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影響力最大。因此,高校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進行教師的思想建設工作,嚴格要求其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對思政建設結果進行考核審查,充分發揮高校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做到自上而下的普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而使高校生進一步加深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
傳統的教學模式單調乏味,使學生對思政課程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理解。為了推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師應改變思政教學方法,加強社會實踐,促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例如開展學生勤工儉學的活動,有條件的還可組織學生進行工業生產活動,提升思政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其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
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很容易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隨著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信息化教學已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手段。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應緊隨時代步伐,將互聯網或多媒體教學等方式運用到思政課程中,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以文字、圖像、音頻及視頻等形式傳遞給學生,更易于學生的理解,加深其印象。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體指導方針,高校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主體,更應對其內涵進行全方位的理解和認識。因此,高校應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培養其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高校生能更好的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任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