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茵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研究生學術論壇作為拓展高校研究生課堂知識的方式之一,在探索學術內容、學科前沿知識、增強創新意識、拓寬學術視野、促進跨學科融合和全面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當前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已經呈現出多種形式,但學術論壇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某種程度上阻礙了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的發展和進步。以下將以建筑學專業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為例,探究學術論壇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及給予相應的解決策略。
現今,建筑學專業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的開展形式主要以全國性的和院校組織性的大型學術論壇為主,以及研究團體和實驗室的學術研討會,包括學術專題講座、學術成果報告和學術交流研討會。但是,由于高校研究生論壇各方面資源有限,缺乏實踐經驗,建筑學專業學術論壇僅限于某一院校內部或者是建筑學專業內部。不同部門,不同學科和不同專業之間沒有整合和交流,高級別論壇的發展缺乏連續性和一致性,因此論壇始終保持在同一水平。雖然每個院校都邀請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講座,但論壇組織者仍然沒有將學術論壇活動與專家講座進行有效的結合,失去了專家學者對學術論壇的巨大推動和影響。因此,導致論壇開展的形式較為單一,也降低了學術論壇活動開展的目的。
研究生的積極性不高
目前,就業形式愈加嚴峻、就業壓力不斷增加,研究生的學習動機多樣化,投入科研的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大多數的研究生只對在專業發展計劃中完成的課程內容感興趣,沒有更多的去研究相關領域的知識。大多數研究生還沒有意識到參加學術論壇活動的重要性,缺乏學術交流,積極性不高,不愿參加學術論壇交流活動,甚至覺得論壇活動非常無聊。雖然學院對研究生參與學術論壇活動進行考核,并計入量化成績,但學生仍然缺乏參與熱情,沒有積極的學術氛圍。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目前建筑學專業研究生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獨立思考能力不足,科研學術成果較少。而研究生的培養方式,課程編排和導師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都會對研究生的創新能力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建筑學專業學術論壇活動乏創新性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與社會生產實踐存在脫軌現象;
2.缺乏對事物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3.使用某些實驗來證明已知的結果和經驗;
4.沒有看到服務經濟社會的焦點問題。因此,在建筑學專業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中,主要強調專業領域的研究和成果,導致沒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研究生學術論壇,這也將會影響院校培養建筑學專業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想要提高建筑學專業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的水平和質量,使其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這要求研究生自身、研究生導師和論壇組織者都要高度重視研究生對學術論壇活動的參與度。
1.研究生必須認識到學術論壇活動在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生做科研和論文寫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輔導員應積極鼓勵研究生參與學術論壇,還應該加強對研究生思想的指導,同時加強自身的學術修養,提高指導水平和能力。
3.研究生導師要加強指導和引導,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學術資源,為學術論壇提供條件,不斷完善建筑學專業研究生學術論壇,借鑒其他院校組織研究生學術論壇的成功經驗,建立相關的評估激勵機制,形成有效的學術論壇評價體系。
1.創新的概念
學術論壇應發揮研究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積極引導研究生參與論壇活動的組織,樹立“以學生為本,開拓創新”的學術理念,為學生提供有一個廣闊和自由的學術活動空間。
2.主題的創新
一方面,在確保建筑學專業領域知識深度和廣度的同時,鼓勵研究生跨學科和跨領域進行學術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將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困境納入學術研討交流的內容中,例如:核心期刊論文寫作題材、學術交流、實驗操作方法等,讓論壇的內容新穎、有效,為研究生提供研究思路和創作靈感。
3.模式上的創新
打破建筑學專業現有的初級、中級和高級論壇形式,以大型學術報告和講座為主,輔以小規模小組活動,不斷豐富建筑學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內容,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原則,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向學生進行學術講座和報告,加強與其他院校學術論壇的合作與交流。
除了研究生的實驗教學和科研創新培訓平臺外,研究生的教育創新基地、工作站和協同創新中心也應該是一個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生學術研究、資源共享、創作靈感激發的平臺。在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的組織中,可以依靠重點學科和創新基地等學科資源的優勢和特點,充分利用現有平臺的研究條件和教育資源共享,增加輻射面和學術論壇的報道。深入研究和廣泛交流齊頭并進;也可以聘請專業領域中的專家學者來擔任校外兼職導師,尤其是企業導師,打破單一導師的局限和傳統的研究思路,以更好地方式去實現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突破和創新,不僅能促進研究生將自己的研究思路同社會實踐相結合,還能以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為主線,促進建筑學專業研究生“產—學—研—用”的教學研究進程。
建筑學專業研究生學術論壇不僅可以拓展研究生的教育教學功能,還可以豐富、拓展教育渠道和教學方法,也為創新型和競爭型人才建立學術和思維交流的平臺,促進了研究生的素質教育和發展。其次,還可以提高建筑學專業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激發研究生對于學術交流和創新的熱情,不斷提升建筑學專業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