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昊辰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0)
引言: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雕塑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也出現或者那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去不斷的優化和完善,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的主體地位不被重視,或者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除此之外,學生們興趣的激發也是本次雕塑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所以我們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找到適合本校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變遷的洪流之中屹立不倒。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進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雕塑課程的重要性,所以對雕塑課程教學改革探索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雕塑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具備雕塑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藝術素養,從事雕塑、裝飾壁畫以及小型裝飾品的創作設計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但是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雕塑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不斷的完善和優化的,例如傳統教學在上課的時候通常采用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們在座位上聽的教學模式,這樣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扼殺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老師和學生們之間的情感交流,老師們不能通過學生們的反應中感受到學生們對自己所傳授知識的接受能力[1]。
相較其他學科來說,高校藝術雕刻專業具有綜合性、創造性以及復雜性的特點,所以高校素質設計專業雕塑課程在實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必須以素質教育的要求為方向,在提高學生們雕塑能力和技巧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雕塑課程素養,即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們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并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們建立自己的雕刻藝術思維,為我國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2]。
雕塑是一門非常注重學生技巧培養的學科,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教學時間用來幫助學生們熟練掌握雕塑技巧,但是考慮到雕塑專業的課程配置以及教學目的,所以高校藝術雕塑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到學生們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只有將理論知識和雕塑技巧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切實有效的提高藝術專業學生們的雕塑能力[3]。但是為了突出理論知識的教學,就是必要面臨課程枯燥,教學難度大的問題,所以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制作教學課件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通過圖片、音頻以及相關視頻的添加,來調動學生們的視覺、聽覺器官,通過動態的教學模式來切實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以此來引導學生們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此外,老師們在講解某一課程的時候,還可以來結合與之相關的優秀雕塑作品來讓抽象、系統的雕塑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并有效地加強學生們對于雕塑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結合優秀作品進教學,還能夠幫助學生們建立雕塑美的感知能力和欣賞能力,以美的力量來激發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雕塑課程的學習中來[4]。
高校藝術專業雕塑課程是一門培養三維空間創新能力的課程,所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采用實訓-講解-實訓的教學方式,在第一次實訓的過程,老師們要做的就是鼓勵學生們大膽創作,即使是面對雕塑能力較差或積極性不高的學生,老師們也要給予鼓勵以及表揚,在第一的實訓階段,雕塑的內容主要選擇學生們熟悉或者感興趣的領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更大程度的參與到學習中來,此外老師們也需要觀察學生們對以往雕塑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并引導學生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貫徹落實學生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們大膽創作,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們的自主性和創新性,積極地探索雕塑領域,為學生們以后進入社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一次實踐過后的講解,是老師們幫助學生們解答問題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步驟中,老師們要引導學生們思考問題,并鼓勵學生們說出自己的看法。第二次實踐,老師們在設計題目時,則需要根據真實的環境、文化氛圍以及受眾群體來設計合適的題目,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鍛煉學生們的對于素材選擇、主題敲定以及材料應用的能力,每一個環節都能夠擊中學生們的興趣點,讓學生們在創作的過程中感受到雕塑的樂趣,并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自己的問題、解決自己的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5],此外,在真題和難題的實踐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們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們自主的結合成小組進行雕塑,還可以讓學生們更加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和同學之間的差距,并以榜樣的力量不斷的激勵自己向前,學生們的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時,還能夠從側面激發學生們的創新精神和責任意識。
考評結合的教學模式是有效提高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雕塑課程學生們專業能力的最佳途徑,考評模式的結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建立學習目標,提高學生們上課聽講的認真程度,還能夠幫助學生們快速檢驗自己對雕塑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在應用考評教學模式的時候,老師們不僅需要根據本節課程所學習的知識來選擇適合的題目,且老師所選擇的題目盡量也要是和當地文化氛圍以及受眾群體有關的真題,真題的應用能夠切實的開闊學生們的思維,培養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并幫助學生們提前適應雕塑工作的要求。此外,老師們在對學生們的作品進行評價的時候,絕對不能只是停留在簡單的打分階段,簡單的打分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們意識到自己問題所在,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損害學生們的自尊心,所以老師們在評價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們的雕塑作品來進行評價,老師們的評價需要簡單明確,并具有啟發力,學生們的自我評價也是考評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們的自我評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認清自己的不足之處,還能夠幫助學生們建立應有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學生們最好的老師[6]。
課后的交流總結與知識更新是提高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雕塑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步驟,課后交流總結不僅僅是針對學生們,老師們也應該積極的參與到這個環節之中。每個老師在完成一節課程的教學之后又會產生一定的教學心得和體會,所以這個時候交流的意義就是非常的明顯了,好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只有在總結之中才能實現良性的發展,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組織教師們到外校進行交流和學習,還可以將老師們分批進行培訓,或者是在網絡上建立老師們交流溝的通平臺,幫助老師們解決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而對于學生們來說,除了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知識補充和技能學習外,還可以借助網絡、圖書館等渠道來豐富自己的藝術涵養,為雕塑知識的掌握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自由的組成小組展開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更加具體的意識到自己和別的同學之間的差距,并激勵著自己不斷追趕自己的同學,此外,學校還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舉辦雕塑技巧主題討論會,或者是雕塑技巧大賽,讓學生們在互動和比賽之中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并鍛煉學生們的溝通能力,讓學生們在實際工作之中,也能夠抓住機遇,順利解決也自己遇到的困難[7]。
總結:要想應對高校藝術專業教育的新變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老師們首先要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還要意識到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此外,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結合實時真題來激發學生們的創造力和自主力,學生們需要做的則是積極地加入到老師們的教學活動中,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總結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