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依婷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英語閱讀教學是高職英語教學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然而當前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整體質量與效率偏低,教師偏重于灌輸式傳授英語語言知識,與此同時,學生的詞匯掌握不扎實、語法知識匱乏、文章結構理解不透徹,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且負面接受地位,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差強人意,培養出來的技術型人才在英語語言知識方面仍存在較大劣勢。本文通過建構支架理論下的閱讀教學,結合學生實際英語知識水平,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旨在探索并提高高職英語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
學術界普遍認為,支架理論來源于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社會建構主義模型,他提出了 “社會建構理論”:社會環境以及文化和教育因素對兒童的認知建構過程具有重大影響,因此,兒童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水平與潛在發展水平之間存有差距,通過搭建有效的“支架”于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并隨著發展區的變化逐步分解支架的過程。
同理,支架學習策略在英語閱讀中的應用表現在如下兩方面:一、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提供索引,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習者特性為學生建構知識;二、教師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為發展認知能力提供便捷監督管理和有效的支撐,為不同的學習者的支架式閱讀提供幫助。
英語閱讀在教學過程中局限于傳統的思維模式和落后的教學模式,采用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總結思想觀點老生常談、缺乏有效的反饋機制,造成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退以及消極的學習效果和效率。當前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仍舊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廣大教師側重于對文章生詞、短語的講解,注重語法的講授和語篇中重要句型的解析,對句式結構進行逐句的翻譯,過于重視文章的語言以及形式的講解,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認為通篇翻譯后學生即了解了文章,進而導致學生因習慣了逐字逐句翻譯語篇,在自主完成英語閱讀時,極大地降低了閱讀速度;
2.忽視對文章整體的把握,對文章邏輯結構的分析力度不夠,分析效率低下,局限于回答設計的幾個問題,不注重幫助學生對語篇整體結構的歸納,進而導致學生即便能基本讀懂文章,也不懂如何歸納文章的主旨;
3.對閱讀技能的鍛煉與培養遠遠不夠,忽視了閱讀教學的目標在于獲取信息,掌握知識,以至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閱讀文章難度加大時,產生害怕心理,而無法運用一些閱讀技巧來快速而又準確地獲取問題的關鍵信息。
鑒于現有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弊端,能否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學生英語水平,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如何將支架理論運用到高職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是高職院校、教師及學生都輿須關注的課題。
支架理論下的教學模式強調,使用恰當的閱讀材料吸引和維持教學方向,關注學生知識水平與認知的變化,尤其是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支架式理論提倡教師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完成閱讀任務追求知識目標的動力,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與評價者,鼓勵學生努力完成學習目標;學生是參與者、學習者和合作者,逐步培養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以支架式理論在大學英語高職版Unit 1的《Campus Living:On Campus vs.Off Campus》為例對每個教學環節進行簡要闡述,其英語閱讀步驟如下:
1.搭建支架,運用最近發展區理論,緩解學生的消極畏難情緒。緊密聯系閱讀內容和課堂學習內容,全面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通過“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living on campus?”“What is the inconvenience of living on campus?”等一些關于校園新生活的問題,讓學生展開期許與討論,討論時的關鍵詞用表格的形式展現在PPT上,逐步引導學生搭建關于“Campus” 的話題支架。
2.設置相關情景。根據閱讀情景將學生帶入框架學習,以設置作業和問題。教師通過播放和展示Campus相關的視頻或畫面,為學生再現校園生活中的學習、交友、食宿、休閑等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校園生活,在銜接課堂的同時完成對語言知識和multimedia,wisd om,companionship,cafeteria,cuisine和amusement等生詞的教學。
3.進行啟發性指導,培養探索意識。一、導讀學生讀物;二、介紹文章背景。通過以上步驟逐漸培養學生閱讀和分析的能力,啟發自我學習能力,直到最終將支架拆除,能獨立對知識進行探索和獲取。
4.協作學習。老師布置相關討論話題后,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展開探討和分享。學生間的個體交流促進了對存疑問題的論證與解決,提升了學生的條理性思維與溝通交際能力,提高了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及效果。
5.效果評價。教師評價,小組評價,自我評價三種評價方式共同構成閱讀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能夠對閱讀行為及效果進行進階式的評價。
支架式閱讀教學模式和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相比,改變了傳統閱讀教學的單一性,尤其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支架理論著重彰顯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強調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課堂,營造了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得英語閱讀成為了一種有趣的學習方式,通過支架理論為學生搭建合理的知識支架,進一步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條理性,促進了教師閱讀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