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冰潔
(承德市第五幼兒園 ,河北 承德 067000)
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園語言教學對于幼兒的語言發展及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在幼兒園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學前期正是特殊的“游戲期”,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無疑是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方式,同時更是一種尊重兒童的教學理念。語言本身所先天具備的游戲性特征也使游戲在語言教學中占據不可或缺的地位。鑒于游戲對于幼兒語言教學的重要性,筆者對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進行了一些調查和思考。
通過對于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游戲運用的現狀進行調查,并進行問題分析與探究,得出結論如下:語言活動的主要形式是以故事、看圖講述、兒歌為主,以游戲形式組織開展的語言活動較少;語言教學中的游戲資源主要來自書籍和網絡;教師擔任游戲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和評價者角色;幼兒較為被動地接受并參與游戲。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很多幼兒教師的教學觀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有效革新,其逐步意識到了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對于教學的重要價值和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教師并沒有將這種觀念和認知落實到教學行為之中,即便有些教師已經嘗試這種教學方法,但是很少有人將教學游戲化作為教學的重要方法,這樣就降低了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應用質量和效果水平。
幼兒園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給幼兒充分的自由,給幼兒足夠的自主意識發展空間,這對發展幼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有著巨大作用。幼兒時期本來是一個好動的時期,秩序井然的課堂并不能帶來好的教學效果,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游戲教學本來就是通過讓幼兒產生自由、快樂的感受來促進語言教學的,而太過于要求紀律和秩序,就有些本末倒置了。但在實際幼兒園教學中,仍存在過分強調課堂紀律,忽視教學的不可控性和非預設性,這樣會嚴重影響游戲教學的作用,最終使得“游戲教學”遠離課堂,這對兒童的健康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
在幼兒語言游戲化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整個課堂趨向于小學化教學形式,教師在教學中沒有通過肢體語言進行引導,同時在思維上沒有進行啟發,在活動中也沒有形成互動。由于沒有太多的互動性,所以整個教學幾乎沒有考慮太多幼兒的理解能力,進而導致幼兒在課堂上處于被動狀態,逐漸失去對于語言學習的興趣。最近幾年,教育政策法規對于幼兒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很多幼兒教師還是主要以自身為主體進行教學,注重講解語言知識,很少通過有效的手段形成互動。由于幼兒長期處于被動狀態,以致于幼兒思維被禁錮,不利于幼兒思維擴散能力與想象能力的培養,與幼兒語言教學的本質目標相違背。另外,這種教學方式也不利于幼兒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因此,需要引起重視。
任何行為的展開都依賴于基本的認知,要想強化游戲化語言教學的應用效果,教師就應該革新自身的游戲觀念。首先,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游戲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價值,能夠加強對此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其次,教師要能夠在教育過程中,還原游戲的真面目,將游戲化進行直接表達,而不是觀念上的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保護幼兒安全的基礎上,應該盡可能地給幼兒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減少紀律維護時間,維護幼兒在教育和游戲中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在這種游戲學習中釋放自我,享受其中的快樂,這樣也能夠更好地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再次,在游戲開始后,教師既不能過多干預幼兒,又要能夠注意對很多關鍵的地方進行把關,及時調整游戲和教育的契合點,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游戲化教學。
教師不論是設計游戲還是指導游戲,都要注意給幼兒預留適度的發揮空間。教師不能把游戲過程等同于“腳本”,要求幼兒按照腳本來“演”。腳本式的游戲只會讓幼兒感到拘束與緊張,生怕出錯受到教師的批評。一旦幼兒在游戲中無法體會到愉快與自由,幼兒也就無法真正在游戲中進行主動探索與內化,游戲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與意義。語言教學游戲兼具“教學性”與“游戲性”,因此語言教學游戲時要求教師既要“介入”,又能“退出”。美國教育家斯米蘭斯基曾提出:“游戲輔導可以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同樣,舍法提亞也認為:“成人參與游戲可以提高想象游戲的數量,促進兒童的認知、語言和社會性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介入游戲也要把握好“度”,不能對游戲進行過多的預設與安排,不隨意代替幼兒決定或裁決對錯。
幼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關鍵在于靈活性、綜合性,所以,在實際教學中融入肢體語言能夠體現游戲化教學的本質,通過直觀、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觸發幼兒的思維,引導幼兒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的肢體語言去習得語言知識,從而增加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在使用肢體語言的過程中,我們教師還應該重視聽取幼兒的意見,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幼兒回答,或者在學習兒歌的時候,老師做出與兒歌句子相應的手勢動作,孩子們是否很快就能想出對應的兒歌句子,這是由具體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的很好的辦法。通過幼兒的回答,教師對肢體語言的使用進行調整,努力扮演好引導角色,讓幼兒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使他們可以自由支配教學時間,從而培養他們的語言興趣。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對于幼兒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們應該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為此,我們可以通過革新并落實教育觀念,并尊重幼兒的行為,挖掘和創新出多種途徑和方式對幼兒語言游戲教學活動給予完善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