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市城鎮職業技術學校
隨著中職教育事業的發展,學生數量不斷增多,經費也逐漸增長,特別是專項經費陸續增入,給財務報銷審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就按照目前來看,中職財務報銷審核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財務報銷審核作用未能發揮出來,從而造成超報、亂報、虛報等現象,嚴重影響中職學校的發展前景。基于中職學校經濟活動日益多元化,學校應當立足現狀,加強財務報銷審核的管理,強化工作人員的培訓與管理,進而促進財務報銷審核工作的規范化、技能化、服務化。
雖然國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如《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等,而財務報銷審核是一項嚴謹、復雜、繁瑣、涉及面廣的工作,但本校也沒有形成專項會計相關制度,比如公章使用制度、購買領用物品制度、財務報銷審核流程細節等尚未作出明確的規定,以至于財務報銷審核比較混亂,出現多報、亂報、虛報現象。
隨著本校經濟活動日趨復雜,財務報銷的項目越來越多,這對學校的聯絡員提出了更高要求。現階段來看,學校聯絡員素質、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本校聯絡員不是專業的會計出身,由學校的體育信息教師擔任,已經無法滿足現行財務報銷審核需要。其次,聯絡員兼任數職,難以全面兼顧,因而不具有專職性。再者,他們職業素質不高,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去工作,認為只要有校長簽字的發票就給予報銷,對發生的經濟業務真實性、發票的來源不作考慮,造成學校公用經費緊張,進而使國家財政資金的流失。
目前來看,本校的財務報銷方式依然是“先批后審”的方式,即經辦人先將票據準備好后,找相關領導簽批,然后拿到財務部門報銷。對于許多部門領導而言,他們普遍認為自己簽批后,聯絡員會去審核,所以在簽批時十分隨意,只要有人申請報銷,就會簽批。這種在“先批后審”的方式屬于不負責任的審批,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財務報銷審核工作的有效開展。
互聯網之下,利用信息化報銷票據是當今大勢所趨,但本校報銷還是傳統人工模式,票據從經辦人-聯絡員-各級主管-分管領導或校長層層傳遞,之中可能會出現票據遺漏、遺失的風險,以及各部門各自為政,信息難以暢通共享,這些現象一定程度造成了信息失真,給財務報銷審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擾。
對于中職學校而言,財務報銷審核工作與其自身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做好財務報銷審核工作,能有效保證學校資金的合理、高效利用,避免不合理的行為發生。隨著中職學校的快速發展,對財務報銷審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要想提高財務報銷審核工作的有效性,學校就必須立足現狀,完善財務報銷審核工作機制,強化財務報銷審核的管理。
制度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和保障,只有健全相關管理制度,才能對相關工作進行有效的約束。基于現行財務報銷審核工作的需要,學校應當立足現狀,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首先,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適合本校的財務管理制度,比如票據管理、預決算管理、三重一大決策、痕跡管理等制度,成立專項審計小組、校監小組等監督機制。其次,新政策實施前,首要領悟它精神,并及時制定經費使用報銷相關細則,以便提高財務報銷過程的可操作性。再者,完善財務報銷審核事前事后監督機制。事前對財務報銷項目及相關內容全面的審核,確保報銷內容屬實合規。事后定期由審計小組對裝訂好的原始憑證票據進行稽核,并形成常態工作,也可以聘請專業的中介機構審計,出具審計報告(一年一次)。另外,要落實責任制,將財務報銷相關責任落實到實處,進而更好地規范和約束各級部門、各負責人的行為,使其按照相關規章制度來辦事。
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對中職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扶持專項資金越來越多,經費使用要求越來越高,這要求聯絡員具有會計專業素養。聯絡員的工作內容除了日常的報銷,還兼任著與會計相關的工作,如預算決算的填報、各項數據的統計、每個月工資的造冊、員工社保申報等工作,可以說任務越來越重,也就要求具有專職性。對此,學校要強化聯絡員財務報銷審核業務能力專項培訓,特別某項新政策實施,應該積極全面學習,總體把握,抓住關鍵點,如教師子女保教費報銷:按實際收取的保教費依據,實行春男秋女、分類分檔、按比例、限額從低報銷,并將相關信息及時宣傳到各位教師,促使他們能夠按照相關要求來報銷,避免報銷過程出現不必要麻煩。聯絡員更應主動去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不斷完善自我,使自己能夠更快更強更好的服務學校,服務于每位教師。另外,要落實有效的激勵制度,要充分考慮財務報銷審核工作崗位的特殊性,采取多種激勵手段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將聯絡員的職業發展與學校整體發展結合起來,保障并尊重相關工作人員的權益,進而更好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先審后批,逐級一次上交”:即本校經辦人員需要將有關票據等原始憑證交給聯絡員審核,在確保這些票據填寫規范、不超限額標準、票據合法后,再由聯絡員統一交由總務或教務主管核實,并由他們統一交給主管財務領導(比如500元以下)或校長簽批,最后再到財務處報銷。這種審批方式屬于事前監督,一方面各項經濟活動報銷前,由各級主管進行審查,一旦發現報銷項目不符實或存在異議時,可以拒絕報銷,進而避免亂報銷的行為的發生,保證學校資金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還可以縮短整體報銷時間,體現統一辦理、集中辦理。在財務報銷審核中,學校要善于利用“先審后批,逐級一次上交”這種方式,進而提高財務體現報銷審核工作質量。另外,在財務報銷中,聯絡員要將日常票據報銷內容進行分類,做好統計,并且進行分項分析,以便為做好來年預算填報打好基礎。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是中職財務報銷審核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實現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各部門信息的共享,實現線下報銷向線上報銷的轉變,減少報銷手續,節約報銷時間,進而提高財務報銷審核工作效率,還可以對票據整理瘦身。如:依市政府文明創建的要求,對校園體育場館進行維修,需經校務會討論同意后,按計劃進行施工維修,驗收合格后經辦人員需要整理好合法合規票據資料:正式發票,合同、驗收單、校務會記錄等進行報銷。實現信息化后,將校務會有關記錄上傳信息化系統,簽訂電子合同,驗收后生成電子驗收單,聯絡員只輸入體育場館維修就可以調取相關的信息數據查看并核對,不需要在翻閱厚厚的一疊原始票據,僅一張發票就可以代表這筆經濟業務。再如助學金的發放,先由本校學生在信息化系統中進行申請并上傳相關資料,經學校主管審核后,聯絡員只要輸入學生姓名班級,就可以將相關數據信息匹配串聯,核對支付,該學生收到助學金后按照流程登陸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反饋,形成相應的互動模式,從而優化財務報賬流程。
綜上,隨著國家對中職教育的越來越看重,專項資金投入也越來越多,對中職財務報銷審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財務報銷審核是避免亂報、多報現象發生的重要舉措,基于中職學校資金的高效利用需要,學校應當立足現狀,轉變財務報銷審核方式,強化財務報銷審核的管理,推進財務報銷信息化建設,進而不斷提高財務報銷審核質量,使財務工作更加清晰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