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英杰 郁金濤 李鳳嬌
摘 要:本文的目的是對設計美學的關聯性進行分析,將研究設計過程中所遇到的元素關聯性,依據認知哲理模式構建一種情感態勢基理研究。結論依據認知哲理模式,能夠得出設計美學所研討內容和服務對象與傳統藝術美不相同,有著必然的差異性。因此,設計美學研究的內容和服務的對象不能完全照搬生吞傳統的美學內容與觀點,而是應該有其一套新的美學理論,尤其在一系列的設計過程中,比如版式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運用各類元素時,更需考慮好元素的關聯性,關聯性增強利于提高設計作品的經濟效益性、功能性、整體秩序性、一致化性、創新性。
關鍵詞:設計美學;回應;情感;元素;關聯性;一致化
0 引言
當今社會,設計師們在設計的過程中,會習慣性地借鑒各類元素,并將元素放置于設計作品中,比如文化創意類設計,就是將文化的某一獨特性附加于該類設計作品上。元素提取后如何使用,目前來說已經成了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如果處理不好將導致文化提取的隨意性,泛文化化,這就需要增強設計元素的關聯性。
1 研究設計美學元素關聯性的意義
1.1 利于增加設計作品的經濟效益
眾所周知,目前的設計更忠實于經濟效益,使用一個好的設計元素,或許比增加一些宣傳經費來得更重要,因為一個極佳的設計元素關聯著設計作品,促使該作品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一個好的設計元素本身就具有極佳的宣傳效果,這就需要我們設計行業的從業者抓住設計作品中極具關聯性的元素,從而回應該設計作品,實現設計美學元素關聯性的經濟效益性。
1.2 利于提高設計作品的功能性
很多時候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會將設計元素當作表面文章,并不會在元素關聯性與功能性之間畫等號,這便出現了形而上的片面意識形態,一個真正好的元素關聯性一定也會影響到設計作品的功能性,美國設計師艾羅·沙里寧(1910—1961)在其所設計的郁金香椅中有所體現,郁金香椅流線型的整體造型中,加入了郁金香的形態與高腳杯形態,這不僅僅是加入了元素關聯性,還提高了其功能性,在使用過程中更加舒適與優雅。
1.3 利于提高設計作品的整體秩序性、一致化性
沒有良好的設計元素關聯性與整體性,設計作品就變得毫無吸引力,產品視覺效果弱化,從而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將視覺元素進行一致化、關聯性、整體秩序性的處理,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使得設計作品的元素關聯性明顯,視覺效果突出,這與技法的熟練與否并無關系,在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就隨處可見。書籍排版中,頁眉、頁腳、段落空白、文本間距等的合理排版,其目的是為了讀者更好的閱讀。這些元素看似無關緊要,實際上對于書本排版來講,便是設計美學的元素關聯性、一致化性。
1.4 利于提高設計作品的創新性
合理地構建一種情感態勢基理研究,不僅能夠體現設計作品良好的視覺效果,還能夠凸顯出產品的創新性和獨特性。隨著時代的變化,普羅大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看重作品的情感、文化、內容和藝術程度等方面,并希望設計者能在作品中融入一些有特殊意義的符號或標志性元素。1958年雅各布森(1902—1971)設計的蛋椅,圓滑而優雅的外觀,同時構成一個相對較小的私人空間,目的是給用戶帶來舒服的感受。在設計中設計師們應該合理有意義地使用各類設計元素,實現設計元素與設計作品本身的關聯性、一致性,使之符合現有審美,并為未來設計的創新打下一定的基礎,使普羅大眾更好地接受設計師們的設計理念。
2 設計美學中的元素關聯性
2.1 文化元素的關聯性
一個獨特的文化背景,理應與當地所設計的作品合理地結合在一起,使之加入一種文化關聯性,但在運用文化這個概念的時候容易走入一個泛文化的誤區,抑或是浮于表文化,這不僅傷害了具有文化特殊性情感的各地普羅大眾,也造成了文化的淺薄性。在提煉民族化的設計元素時,比如甘肅隴東剪紙文化、慶陽香包文化圖案,要考慮是否需要進行再設計,從而表達新設計作品的內容,避免原文化的簡單復制,提升新設計的內涵性,國內不乏將文化合理運用于設計的作品,貝聿銘(1917—2019)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十分巧妙地運用當地文化,深層次挖掘了當地文化特殊性,表現了建筑的一致化設計感,與城市的回應性,廣受好評。
2.2 幾何圖形元素的關聯性
在圖形中,一個點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圖形,線雖然可以構成圖形,但仍局限于面的二維空間里,如果考慮到現實空間的三維性,便需要再考慮其他因素,但這都包括在最基本的幾何圖形元素里,在設計的各類元素中,圖形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從格里特·托馬斯·里特維爾德(1888—1965)設計的紅藍椅中,可以看出幾何圖形元素的強關聯性、一致化性。
2.3 色彩元素的關聯性
色彩作為視覺效果的設計元素,是十分搶眼的。在設計作品中,顏色搭配存在差異,效果也是截然不同,比如紅色有喜慶歡樂感,黑色有沉悶壓抑感。色彩明度、純度的變化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關鍵在于作品主題不同下的合理運用。在設計作品過于一致化的情況下,其實也會給人一種枯燥、乏味、缺少層次變化的視覺效果,這就需要在元素強關聯性下做一定的刺激反差,也可以叫作“元素刺激”,也是符合設計美學下元素關聯性。
“元素刺激”的目的是通過改變視覺現象和感受的過度一致統一,來提高整體視覺變化程度,從而提高整體視覺水平,同時也改變僵硬、沉悶的效果,增加一些視覺跳躍,但要把握一個度,越過這個可變度,就會造成設計美的紊亂。
3 設計美學中的元素關聯性依據認知哲理模式構建一種情感態勢基理研究
3.1 設計美學中的非一致化的創新思維
一致化可以運用于設計活動中,然而非一致化同樣也是運用于設計活動之中,一致化并不是唯一的,設計美學也表現在非一致化中,一致化與非一致化如同一對矛盾,既對立又統一,元素關聯性說明了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在拓撲學中談論的橡皮人演變和莫比烏斯帶原理,說明了設計美學中的一致化與非一致化可以相互轉化,產生新的有機體。因此,設計美學中的元素關聯性不僅需要一致化,也需要非一致化的存在,有時候非一致化的出現會更快實現設計美學中的創新性,使得設計元素更加具有關聯性。
3.2 設計美學中元素關聯性下的子母元素
通常情況下母元素會十分明顯,在這里,母元素類似于共性,子元素類似于個性,若干個個性的共性形成母元素,通過母元素可以找到子元素,比如談及敦煌,就會想到飛天、反彈琵琶、月牙泉……,那么是否可以由個性找到共性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飛天的第一印象就是敦煌。但這并不代表著母元素就一定包括所有子元素,他們也是一對矛盾,他們是通過一系列的元素關聯性串聯起來的,倘若沒有了關聯性,便不能成立,這就需要設計者優先考慮好元素關聯性。
3.3 將情感態勢與設計融合在一起
設計中的情感態勢,并不只有文化元素、幾何圖形元素、色彩的選擇和搭配,也不是為了凸顯設計者的個人情感,其需要將情感態勢與設計主體融合起來,通過對全局的綜合考量,考慮其元素關聯性與個人情感的融合,以此來建立與觀賞者之間的聯系,實現情感上的交流和溝通,增強設計的魅力。受眾面不同,情感態勢也不同,因此要使設計美學的元素關聯性更為緊密。
4 結語
文化、幾何圖形和色彩都是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時也是普羅大眾最為深刻的幾個元素。這些元素具有較強的情感態勢沖擊性,我們需要增加設計的藝術文化內涵,體現設計的經濟價值,設計美學的元素關聯性更需緊密,還需要做好統籌分析的準備。在設計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進行色彩、圖形、文化內涵的調整,并將實際情況與個人情感態勢相結合,以提高自身設計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世文.淺析平面設計中視覺審美元素的構建[J].北極光,2019(09):18-19.
[2] 郭學靜.設計之美[J].大眾文藝,2019(16):134-135.
作者簡介:柴英杰(1975—),男,甘肅民勤人,碩士,蘭州理工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設計方法基理研究與設計美學研究。
郁金濤(1997—),男,浙江嘉興人,碩士在讀,主要從事設計美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