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根
摘 要: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創造,直譯于當時中國地名,傳播于世界各國,作為一種古老的世界藝術形式,在世界各國的發展過程中受各國思想文化的影響,呈現出不同地域風格和時代特點,緊跟人類文明的演變,漸漸從使用實用性轉成為藝術觀賞性。
關鍵詞:陶藝;中外陶藝;西方陶藝
時代發展至今,藝術門類種類繁多,每一種藝術門類都需要借助某種媒介物質開展工作,材料不同進而劃分的藝術表現形式也不同,陶藝受材料、作者思想、制作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效果。中國陶藝和西方陶藝受藝術家自身文化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中國當代陶藝受改革開放的影響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市場消費帶動藝術品的更新和藝術家的創作。當今中國陶藝創作與世界各國陶藝創作更加考慮個性化、更接地氣,融合于生活中,更多地考慮到陶藝與生活的結合。當代陶藝興起于20世紀下半期,由美國陶藝家彼得.沃克思發起。彼得·沃克思原為軍人,在二戰后退役改學畫畫,后取得繪畫碩士學位,在大學任教,在陶藝界影響比較深遠,領導一場藝術革命,受諸多影響,如畢加索的陶藝、東方陶瓷、日本陶藝,追求自我發揮主觀思想進行藝術創作,反對傳統方式,主張個性化,包容作品瑕疵。作為美學,主張藝術創新、觀念創新、作品創新,在20世紀下半葉迅速發展,開創了現代陶藝的新紀元,也使美國陶藝出現百家爭鳴的現象,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陶藝家。日本陶藝也在這個時期經歷變革,在創新與傳統中突出藝術家的思想性,擺脫傳統束縛,創作出具有藝術家思想符號的藝術作品,一看作品就知道是誰的代表作,用作品說話。這一歷史時期各國當代陶藝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在世界藝術史上畫上了重重的一筆,也給當代陶藝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中國當代陶藝發展受中國傳統陶瓷技藝的影響,工藝工匠精神講究工藝之嚴苛、器型之美,追求皇族效果,官窯的發展和民窯的發展影響了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國陶藝。中國當代陶藝根植于傳統陶藝的土壤中,從上古時期原始社會彩陶文化開始,當時陶藝追求實用性,而現當代追求思想性,中國是多民族國家,陶瓷在全國各地的發展各不相同,受各地各種因素的影響,差異化程度很大,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陶瓷器物粗獷和細膩對比強烈。受陶土等地域因素影響和人文環境限制,區域陶藝制作呈現出各式各樣的陶瓷品種,地域區域特點明顯,如景德鎮瓷器、德化白瓷、石灣陶、宜興紫砂、醴陵五彩釉瓷以及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區的陶器等,受地域泥土材料限制,產生各自的藝術效果。
目前,中國當代陶藝從傳統陶瓷器型中脫穎而出,國內陶藝制作工藝復雜,技藝講究,各種各樣的制作工具隨著改革開放被帶入中國,傳統水輪拉坯車轉換成現代無級變速拉坯機。工具革新帶來的是大量作品制作工藝的百花齊放,藝術作品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藝術效果,在傳統制作陶藝技藝上,要成為一個制作陶瓷的行家非得下個苦功夫,幾十年才能學會其中幾種技藝,而現當代陶藝制作具有隨意性,隨手就來,工藝技巧上沒有那種嚴苛的要求,轉變而來的是當代陶藝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藝術效果,個性化呈現和追求個性化效果。中國陶藝受傳統影響,制作技術工藝來源于傳統雕塑、捏塑,而當代陶藝中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使當代陶藝打破傳統要求陶瓷工整對稱的審美,向著自由奔放的個性化發展,表現泥性,突出泥性,個性審美突破傳統模式,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
陶藝是火的藝術,也是思想性的藝術,各個朝代下的陶瓷產物的發展受當時歷史時期的影響,每個朝代的更替中都會出現新的陶瓷品種,新的技藝交匯產生新的藝術風格,陶瓷器型也自然呈現出新的造型,在傳統實用和現代裝飾個性化上呈現出不同的效果。美國當代陶藝受東方傳統文化和本土民間陶瓷發展的影響,各種藝術主義表現形式的發展推動著美國陶藝的發展,最終替換掉了傳統意義上的實用器,呈現出效果個性優雅形式感強的藝術陶瓷。日本陶瓷文化受到外國先進經驗的影響,各個時期的改革推動日本成為學習型的國家,對學習來的東西進行革新改良,變為本國本土的藝術特色,從我國唐朝時期開始學習中國唐朝文化,引入學習,融會貫通,形成日本特色模式。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追求自然、返璞歸真的審美成為日本藝術家追求的方向,日本陶藝家隊伍現狀,可歸納為門派眾多、藝術特點鮮明,日本陶藝運動興起于20世紀20年代,經過柳宗悅、小野賢郎、大河內次郎等一系列陶藝家的推動,逐漸在20世紀50年代,由八木一夫、中島清、伊東奎、大森淳一、山田光、田中一郎等人組成了對日本現代陶藝影響深遠的“走泥社”。八木一夫為代表的走泥社,開啟日本現當代陶藝發展的新階段。八木一夫作品風格特點為不以使用為目的,主張藝術作品泥性的表現,他這些全新作品的審美淵源是維系傳統,但審美指向卻面向未來的。由此,八木一夫的藝術歷程對我們中國的陶藝家來說則更有借鑒意義。日本歷史悠久,美國歷史短暫,美國建國200多年,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但卻擁有著世界先進文明的特點,特別是吸引了全球先進的科技、文化、藝術等人才云集于此,不僅使美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還使其成為世界藝術中心,沒有受傳統因素的束縛,自然加快發展,興起現代美術運動,美國是二戰受益國,遍地匯集各大博物館、美術館、藝術畫廊為藝術文化革新發展提供藝術氛圍。美國陶藝家注重陶藝成型技藝,日本陶藝注重燒造技藝,其中美國陶藝受國家開發程度影響,注重創作的隨意性和技藝的表現性,表現泥性更強;日本陶藝發展過程中均受到日本個體經營的影響,陶藝家有各自的陶藝工作坊,日本陶藝家世襲傳承生產,出現一大批的窯號,日本陶藝家從小受家庭熏陶,熟悉各自藝術風格和制作工藝,精于自己親手制作,近年來一些日本年輕人參與學院制進行陶藝知識與技藝的學習,使日本陶藝發展更加活躍,日本陶藝家比較務實,世代做陶,在日本工匠技藝者地位比較高的影響下,出現很多日本國寶級人物,日本陶藝家風格各異,使用和制作技藝上的不同造成各不相同的個性風格,由于陶藝家之間競爭激烈,在日本沒有風格的陶藝家很難生存和立足。日本陶藝出現了大批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技能主義的流派,有的陶藝作品具有對日本現實生活的批判精神,無論如何發展,日本陶藝在創作主題上、制作技藝上呈現出本國特有的藝術特色。
中西方陶藝發展受觀念、傳統、借鑒、普及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各自國家當代陶藝發展的狀況不同,中國陶藝普及率不高和總體陶藝工作者地位不高等因素影響著中國當代陶藝的發展,中國當代陶藝已經漸漸從傳統中脫穎而出,在全國美展中陶藝展的推動帶動下,中國當代陶藝正以較好的藝術形式呈現出藝術百家爭鳴的發展狀態。
總之,西方當代陶藝和中國當代陶藝發展至今,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世界經濟一體化推動著國際間的藝術交流與合作,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手工制陶技藝發展呈現出蓬勃生機,并存發展,相互影響,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不斷對外開放,中國當代陶藝事業也定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鄭寧.日本陶藝[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1.
[2] 楊永善.說陶論藝[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1.
[3] 海上雅臣.八木一夫——現代陶藝[M].商務印書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