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苗苗,黃 薇,趙文考
(1.天水市衛(wèi)生學校,甘肅 天水 741000;2.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0)
中職院校“評教評學”是教學常規(guī)管理的一部分,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教學評價方式,“評教評學”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只要進行恰當改革,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為廣大師生服務。
國內(nèi)高校教學質量評估必須在期末考試前完成,強制學生參與。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沒有參與評估問卷填寫的,將影響到期末考試成績的查詢。現(xiàn)有的評價指標往往隨意性大,主觀性強,定量分析不足,定性結論過多。在職業(yè)院校還存在用單一的評價標準對不同專業(yè)、不同學科、不同教學方式的課程進行統(tǒng)一評價,無法體現(xiàn)文化課與專業(yè)課、理論課和實踐課的差異[1]。
好評最多的教師,一般是教師旁征博引,學生了備受啟發(fā),課堂氣氛活躍,但也有教師提出疑問:“聽著過癮”和“給分高”真能反映真實教學水平嗎?很多學校的評教一學期一次,教師看到評教結果的時候往往一學期已經(jīng)過了一大半,評教結果滯后于教學過程,此時再想改善,往往為時已晚。
普通教師對評教結果的不合理部分沒有上訴的渠道,大多數(shù)教師在大量積累經(jīng)驗之后,選擇保持沉默。評教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鉤,只有“評教”,而無“評學”,教學管理部門“拉偏架”,代課教師“吃啞巴虧”。
很多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評教評學”的作用,不能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客觀評價。有的學生基礎差,上課不聽,課前不預習,下課不復習,卻抱怨自己聽不懂。學生不學,教師再累也沒有辦法。
教師職業(yè)通常被人稱為“鐵飯碗”,教師之間沒有明顯的利益沖突,尤其是職業(yè)學校學生沒有升學壓力,教師激勵手段單一、對教師業(yè)績評價制度不夠科學、報酬制度設計缺乏彈性等問題。因此,教師往往缺乏教學壓力和競爭動力。不少教師存在“教好教壞一個樣,改與不改一個樣”的想法。
教學管理部門和教師之間本就存在很多的不理解和對立情緒,最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規(guī)章制度可尋或者教學管理上的隨意化和情緒化。學校規(guī)章制度在評優(yōu)、職稱晉升方面的不合理讓很多教師對教學產(chǎn)生抵觸情緒。
有效的教學反饋應具備準確性、針對性、激勵性、及時性、多樣性等基本特征,應通過學生評教評學、考試考核、教學質量分析、教學反思和后記、師生座談、學生問卷調查等多種途徑組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反饋體系[1]。讓廣大教師及時得到學生關于課堂教學的反饋,做出調整。從反饋時間上可以分為及時反饋與階段性反饋,從反饋形式上可以是學生在課堂上直接向教師反饋或通過教學督導部門間接反饋,其目的都是為了幫助教師形成適應特定教學對象特點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甚至對已經(jīng)形成的教學方法或者授課模式進行調整。
不僅要有“評教”,還應當有“評學”,讓教師評價該班級課堂聽講情況、出勤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等。“評教評學”雙向評價模式有利于加強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分階段向教師發(fā)放《授課班級綜合能力評學表》及向學生發(fā)放《授課教師綜合能力評教表》。監(jiān)督小組對每一次“評教評學”結果進行認真匯總與分析,了解教與學的情況,并將“評教評學”情況及時反饋給相關人員,對教與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商討,對個性問題進行個別交流,制訂整改措施,督促落實情況,從而形成信息收集、評價、干預和調控的實踐教學管理循環(huán)系統(tǒng),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讓師生充分認識自我,充分調動雙方的主觀能動性[2]。
“評教評學”指標設置的內(nèi)容應簡單有效、可操作性強,在指標設置方面,制訂定量和定性相結合、過程和結果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指標體系[1]。對能否按時上課、是否有教師出現(xiàn)曠工現(xiàn)象等,應當嚴格管理。對代課教師在能夠遵守教學紀律的前提下,如果出現(xiàn)因學生基礎差所導致的“聽不懂”的情況,應當尊重教師的辛勤付出。
很多教師不能夠認真上課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待遇不合理和職稱晉升過程中的不公平。在工資和勞動保障以及職稱晉升上提高教師待遇。合理提高教師待遇與加強對常規(guī)教學工作的重視,是讓廣大教師開始重視“評教評學”工作的重要途徑。
中職院校生源差,這是眾所周知的。在“評教評學”結果的分析過程中,要體現(xiàn)人文關懷,這對于保護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意義重大。當我們的“評教評學”一味以學生為中心或者為了所謂的教學質量開始變得蠻不講理的時候,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以評促教,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是我們進行“評教評學”的首要目標。為了讓教學管理能夠被廣大教師所信服,就要讓教學和監(jiān)督有法可依,并且教學監(jiān)督過程透明公開,讓“評教評學”結果有證可查,讓大家心服口服。完善的“評教評學”機制能夠促進學校的教學改革和發(fā)展,提高教師待遇,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