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 綿陽 621000)
生鮮農產品屬于生活必需品,居民每天的需求量應該是相對穩定的,長遠看則處于穩步增長態勢。相對應的生產供給也應該是與之適應的,那么生鮮農產品的價格不應出現大幅波動現象,當然農產品受氣候影響較大,又不容易儲存,所以允許價格有一定的波動。目前我國以批發市場主導的物流模式環節多,各主體的組織規模不大,契約關系不明顯,通過現場交易發生聯系,這就造成了同一個鏈條上,各自關心各自的利益,如同一盤散沙,彼此之間開展的是“零和博弈”,很難保證信息傳遞的暢通和準確。由此,對大數據環境下生鮮農產品電商供應鏈模式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結構可概括消費者從生鮮電商平臺下單訂購,電商平臺向生鮮供應商下達采購指令,同時聯絡相關物流服務商負責配送到指定的零售商或消費者手中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伴隨著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交互。
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平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率。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中最早上線并帶動大批生鮮電商接踵而至的應該是2005年以“易果生鮮”為代表的生鮮電商。在隨后十幾年的發展中,隨著電商巨頭們的加入,生鮮電商迅速發展起來。據數據顯示,2013年生鮮農產品在淘寶上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94%,在所有類目中增長速度最快。現當代社會發展以大數據為主,在各個行業領域都占有主導作用,由此可見,大數據的發展使得電商如雨后春筍般競相出生并快速成長。
生鮮農產品包括鮮果、蔬菜、肉質食品等,不同于一般的產品可以長期保存,生鮮產品具有時效性和季節性的特點,對鮮活性要求更是高于一般的商品。由此造就了它在供應鏈的獨有特點:
與其他產品物流相比,生鮮農產品物流對物流的環境要求更為嚴格。為了保證新鮮農產品的新鮮度,在運輸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溫度和時間,新鮮農產品一般屬于擠壓變形產品,對空間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運輸環境可能只適用于一種或幾種新鮮農產品,導致新鮮農產品供應鏈具有較高的資產專一性。這一特點也增加了物流運輸企業進入生鮮農產品市場的阻力。
我國農產品和鮮活農產品的生產力相對較弱,鮮活農產品的信息不對稱是由于距離、天氣、政策等原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買方市場”在另一個地方的“賣方市場”。而且,大多數新鮮農產品是季節性的。如果短期內不能迅速調整產量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將大大抑制新農產品生產和經營者的積極性。
在新農產品供應鏈中,信息不能完全對稱,這為信息共享和戰略合作提供了可能。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單個企業或生產商供應鏈的整體成本,而且可以加快整個供應鏈對市場的反饋速度。
2015年,國家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它已經發展了近4年,各種互聯網平臺和技術正在成熟。物流和信息流技術可以很好地與新農產品供應鏈相結合。控溫保鮮技術的發展也對新農產品供應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現代技術的支持可以使生鮮市場運轉得更加完善。
由于生鮮產品的特殊性,既要保證產品的新鮮又要滿足客戶的低價心理是一個難題,無論何時何地,消費者們都青睞以最低的價格獲取最好的產品,如何避免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就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生鮮產品的特殊性在于實物運輸,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包裝、流通的加工、裝卸的搬運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也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其次,農產品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的分散,加上其本身的自然易腐爛,在長期的物流運輸中很難保鮮,沒有專業化、規模化的管理也是造成成本偏高的原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食品的質量安全問題的關注更高,人們現階段對實物的追求已不再是滿足于溫飽問題的解決,更多的是關心安全質量問題。我國目前的生鮮產品主要以批發市場為主導,在管理和服務方面都有待完善和提高,難以適應綠色、有機、高標準農產品的流通需求。
大數據時代自然離不開電商,與傳統的生鮮供應鏈相比,大數據的加入使得供應環節更加透明、便利,與此同時每一個環節之前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并影響著,提升供應鏈的競爭力的同時帶來新的利潤是企業最初也是最終的目標。電商作為信息平臺,對數據的掌控力度最為全面,在供應鏈中占有先天優勢的主導地位。電子商務企業還可以利用大數據創造新的更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為客戶們提供更加個性、便利的智能服務。
大數據重塑了生鮮市場的電商供應鏈,無論是在當下還是在未來的發展中都離不開大數據的控制。重塑之后的生鮮供應鏈協作更為高效,因為新的電子商務供應鏈中的實體能夠傳輸冷鏈物流的大數據,主要是物流企業,尤其是采購、運輸、倉儲等全過程物流。住房、分銷、包裝等各環節每時每刻都會出現海量數據,為企業創造利潤。
通過對大數據的優勢和生鮮市場的行情分析,不難總結出:當今的生活與發展離不開大數據,隨著其技術在各個領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逐漸影響和改善著我們的生活。大數據在生鮮供應鏈的整個流動環節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生鮮的供應鏈的流程特點及問題結合大數據的作用進行分析,以期電商供應鏈模式能有所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