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利鋒



摘要:為了進一步完善以工作室為載體的設計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協同創新平臺的構建與實現路徑研究。文章依據協同創新、聯動發展、聚焦特色等理念,提出了“五星耦合”、“細胞分裂”和“樹形拓撲”三大兒童文創設計工作室運行發展模式,并研擬了團隊建設、校企合作、管理機制建立、內涵建設、評價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建立、退出機制建立等保障機制。得到“產教學研創”協同創新發展機制。為新時代高校設計學科專業實踐平臺建設提供可參考的模式,以致提高設計學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產教學研創 運行發展機制 協同創新 聯動發展 耦合
中圖分類號:TB4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10-0110-03
引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工作室作為高校設計學科專業實踐平臺,在專業的建設發展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所主持的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研究團隊,近5年來開展了“以工作室為載體的高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工作室的功能定位不明確,運行模式比較單一,內涵建設發展不充分,投入與產出不平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基于生態發展理念,提出了“產教學研創”五位一體的綜合實踐模式。實踐該模式可大大提升工作室的效能,從而為其他高校工作室的改革建設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舉措。然而,以工作室為載體的設計學科專業“產教學研創”實踐平臺究竟如何落地運行發展現已成為當前工作室改革建設的重要問題。
一、運行發展理念
(一)協同創新。最早提出協同創新概念的是胡錦濤同志。2011年4月24日,時任總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參加其母校清華大學百年華誕慶典并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協同創新是解決高校創新能力發展問題的理念。筆者大膽繼承和發展這一理念,本文中的協同創新概念界定為:以工作室為載體,基于共同發展的目標愿景而達成的,充分發揮“產教學研創”五大內涵要素的職能,在人才、資金、條件等資源上相互借力,創建一種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生態鏈關系。協同創新是改革創新的行動指南,是工作室創新發展的方法論,是兒童文化創意設計工作室內涵建設與和諧發展的動力系統,如圖1。
(二)聯動發展。聯動發展是習近平同志于2016年9月4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開幕式上,基于“全球價值鏈時代”背景下提出的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共贏理念,是習近平同志對世界經濟增長方式的新認知,被譽為“東方大智慧”。習近平指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我們要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本文中聯動發展,指的是兒童文化創意設計工作室“產教學研創”內涵發展要素之間產生的環環相扣、耦合發展、合作共贏的動態關系。
(三)聚焦特色。聚焦原本是物理學中的名詞,指通過一定的物質載體或技術手段讓光或電子束等能量聚集于一點,產生特定現象的過程。現代漢語中“聚焦”一詞經常被用來比喻將視線、注意力集中在某一處,以致能夠深入洞察事物本質或者攻克難關有突破性進展。聚焦的作用,好比挖井一樣,在一處垂直深挖比在多處淺挖能更大概率地挖出井水來。特色是指事物表現出來的獨特個性與形式,通俗地講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本文中的“聚焦特色”具體是指工作室內涵建設集中體現在以兒童文化創意設計領域這一顯著特點上。
工作室的兒童文化創意設計特色與筆者所在學校以“學前教師教育與兒童發展支持領域教育”的辦學特色相契合,并與工作室“產教學研創”五大內涵要素構成的典型“T”字型結構相吻合。在“T”字結構體系中,“產教學研創”五大內涵要素可視為“T”字橫線,兒童文創設計特色可視為“T”字縱線。
兒童文化創意設計工作室運行發展始終堅持聚焦特色這一理念。近3年來通過以工作室為載體的質量工程項目申報,系統搭建了“產教學研創”實踐平臺,從而系統支撐了工作室的內涵與特色,促進了工作室的快速發展。
二、運行發展模式
(一)五星耦合。耦合(coupling)是電子學和電信領域的概念,是指能量從一個介質傳播到另一種介質的過程。本文借用這一概念闡釋兒童文創意設計工作室成果建設在“產教學研創”五大內涵要素之間的相互支撐、協同促進、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關系,筆者稱之為“五星耦合”模式,如圖2。傳統意義上的產學研是指產業、學校、科研機構之間的緊密合作共贏的關系,通常需要政府來協調,因此有些學者稱之為“產官學研”。而本文中的“產教學研創”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產業、學校、科研機構、創業公司等創新主體的合作關系,而是單一創新主體肩負起生產、教學、學習、研究、雙創等要素的職能。這一模式的優勢是創新主體系統優化分工協作的結果,通過對應的質量工程項目申報來推動這些要素的落地。
在五星耦合模式的驅動下,長沙師范學院兒童文創設計工作室建設實踐取得了豐厚的成果。
一是,產教學研創均有實際的質量工程項目為依托,成為被官方認可的實際平臺,如圖3,這是工作室歷年來最為核心的成果。這些平臺分別是:湖南省兒童教育文創設計中心(產)、長沙師范學院兒童文創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教)、長沙師范學院大學生兒童文創設計技能創新訓練中心(學)、湖南省學前教育學會學前兒童文創產品研發專委會&湖南省工藝美術產品工業設計中心兒童文創工坊(研)和湖南省校企合作兒童文創設計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創)。
二是,產教學研創平臺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具體情況分述如下:①產的方面:目前師生主持或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多達100多項,涉及合同金額600多萬,在湖南幼教領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②教的方面:目前主要是開展課程與教材建設,申報《圖形創意》校級優質課程建設項目,編寫《兒童文創設計概念》,開設《兒童文化創意設計賞析》公共選修課,指導學生作品參加國內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獲等次獎多達近百項。其中筆者指導的兒童題材公益海報作品《Save Life不要污染下一代》獲全國一等獎(全國六件之一,如圖4所示);③學的方面,工作室添置日本進口寫真機、全自動膠裝機、液壓切紙機、覆膜機、裝訂機等價值20多萬的設備設施,解決了大學生廣告制作及印前設計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同時牽頭申報了中央財政項目《工藝美術與創意設計藝術實驗教學中心》,也為大學生兒童文化創意設計技能的訓練奠定了堅實基礎;④研的方面:筆者工作室成員以兒童文化創意設計為核心要素申報立項的省級科研課題多達10項,筆者被推選為湖南省學前教育學會學前兒童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專委會主任,目前已成功組織舉辦“幼兒園兒童文化創意達人秀”、湖南省首屆兒童文創作品展、校園文化建設研討會等活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⑤創的方面:依托校企合作兒童教育文化創意設計創新創業教育基地項目的建設經費(每年10萬),將工作室打造成長沙師范學院兒童教育文化創意設計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器,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雙創實踐,獲獎及成功率過半。
以上這些成果和成績充分證明了“五星耦合”運行發展模式的高產出效益和獨特優勢。
(二)細胞分裂。細胞分裂(cell division)是生物學中的名詞,指具有一定生命機能的活細胞增殖現象中,其數目由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細胞的過程。本文將細胞分裂這種生命發展的模式引入在工作室運行發展過程中,用以概括由一個工作室發展演變成兩個工作室的自我生長性模式。
生物學中細胞分裂的方法有“細胞核分裂”和“細胞質分裂”兩種,工作室運行發展同樣可以類比如此。我們可以把“細胞核分裂”理解成是工作室的特色定位“T”字縱線的分裂發展。長沙師范學院兒童文創設計了作室的建設發展過程中,充分應用細胞分裂的模式,發展規模成倍增長。
實踐中兒童文化創意設計工作室現已分裂成兒童品牌、兒童環境兩個專業方向團隊,繼而細分為兒童品牌文化策劃、兒童品牌視覺設計、兒童商業空間設計和兒童教育空間設計四個項目組。“細胞質的分裂”可以看成是工作室的功能定位“T”字橫線分裂發展,實踐中兒童文化創意設計工作室現已分裂成理論和實踐兩個職能方向團隊,繼而細分為兒童文創設計研究、兒童文創設計教研、兒童文創設計服務和兒童文創設計領域雙創四個項目組。細胞分裂的模式又進一步詮釋了平臺的自生長性特點,如圖5。
(三)樹形拓撲。樹形拓撲(tree topology)是計算機網絡中是一種類似總線拓撲的局域網拓撲,指網絡結構呈樹形,即主干網線包含若干分支,每個分支又包含多個節點。本文借用樹形拓撲的結構模式,象征性地描述有一個主體上位工作室向細分下位工作室發展的運行模式,如圖6。而這細分下位的工作室又能生長出茂盛的樹葉(多元多樣的創新形式與呈現方式),以致開花結果(產教學研創相關實踐成果或亮點),從而系統建構成一棵茂盛的大樹。在優質資源與良好條件下,這棵拓撲樹必然茁壯成長,最終形成欣欣向榮生態面。
在樹形拓撲模式的驅動下,兒童文化創意設計工作室從單一工作運行發展成以多個工作室組成的集群,筆者稱之為“兒童文創工作坊”,并申報立項了湖南省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兒童文創工作坊平臺的工藝美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目前兒童文創工作坊發展細分成兒童文化造型創意設計、兒童文化造圖創意設計、兒童文化造物創意設計和兒童文化造境創意設計4個工作室。在這種模式的推動下,動畫、美術學、服裝服飾設計、工業設計(玩具)等專業的工作室應運而生,也一并快速發展起來,從而形成了長沙師范學院創意產品研發基地,如圖7。
三、保障機制
(一)團隊建設。人是工作室建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換句話而言,人是工作室建設成果產出的最大變量。同樣的資源條件,不同的人負責同樣的項目,建設的結果就有所不同。工作室“產教學研創”平臺的建立,涉及不同的領域,而工作室負責人時間精力以及專業的局限性,就需要有相對優勢的教師能夠加入工作室負責對應的版塊,形成整體合力,俗話說的好,“一個好漢二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這也是協同創新理念在兒童文創設計工作室團隊建設上的具體運用。兒童文創設計工作室的團隊與兒童文創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重合,教學團隊是立項建設項目,每年有2萬的建設經費,從而在條件建設與經費支持上充分保障了工作室的運行發展。
(二)校企合作。工作室的建設完全靠校內資源可能會遇到一定的瓶頸:一是實踐項目不足的問題,二是實踐條件不足的問題,三是人才資源不足的問題。因此借力校外資源,實行校企合作建設工作室是一個比較有效解決問題的途徑。校企合作的優勢是實現校企雙方優勢互補,并能能夠系統解決這些校內資源不足的瓶頸問題。長師兒童文化創意設計工作室突出體現了校企合作的價值,當前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實踐教學基地等諸多平臺的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方法的修訂研討都得益于與守望者設計集團合作。
(三)管理機制建立。管理是工作室建設成敗的關鍵,根據10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筆者認為“教指委領導下的項目負責制”和“目標管理”是工作室最為重要的兩項管理機制。教指委領導下的項目負責制,是指教師通過申請工作室建設的項目來立項建設,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申報材料評估遴選合適的申報人擔任工作室建設項目的負責人,同時明確規定項目負責人的責權關系。這樣能夠解決工作室負責人因管理的不確定因素而不敢放開手腳來進行建設的問題。目標管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大師德魯克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一種有效管理方法,可稱之為“元管理”。德魯克認為“組織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目標管理需要強調以工作結果為導向和目標設定原則。所謂“SMART”,即目標設定需要充分考慮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量化的)、Attainable(可達到的)、Relevant(關聯性的)和Time-bound(時限性的)指標。
工作室運行管理引入目標管理是讓工作室項目負責人更能明確自己要做什么,否則久而久之工作室就會變得形同虛設,產生不了多少效益。
(四)內涵建設。施一公講“大學之大不在大樓之大,而在大師之大”。同理,工作室之優秀不在工作室條件之優秀,而在工作室內涵之優秀。兒童文創設計工作室的內涵要素我們用“產教學研創”五個功能定位進行了定義,這五個方面即是五個平臺,亦是五個質量工程項目,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增添了工作室的厚度,為工作室的運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然而平臺搭建好了并沒有完,還需要在平臺上創建內容,從而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平臺的作用。長師兒童文創設計工作室當前還面臨有湖南省兒童文創設計中心的品牌營銷、兒童文創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的課程與教材建設、湖南省兒童文創設計技能訓練中心的技能訓練標準建設、湖南省學前教育學會學前兒童文創產品研發專委會培訓及研究項目招標、湖南省校企合作兒童教育文創設計創新創業教育基地聯盟單位建設及大學生“雙創”項目指導等系列任務需要進一步實施完善。
(五)評價機制建立。工作室評價是工作室建設閉環中的不可或缺的環節,它不僅對工作室階段性建設的水平進行給出客觀性結論,而且對建設的目標、思路、計劃給予反饋,評價機制的建立是充分發揮“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作用的重要保障。由此,筆者制定了《工作室內涵建設標準與評價體系1.0版》以供參考借鑒,本文不再贅述。
(六)激勵機制建立。激勵機制,是指在工作室督導評價管理實踐中,學校及教學主管部門根據運用精神鼓勵、薪酬獎勵、榮譽表彰、職稱晉升等規范化、合理化和系統化的驅動手段,并使之與工作室建設的項目負責人及其團隊和建設成果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結構、方式、關系及演變規律的總稱。游戲為何讓玩家不能自拔,即使花錢花時間玩家不能自拔也要繼續玩下去?這是因為游戲為玩家設計了系統的激勵機制,一是及時反饋(實時評價,玩家每一個正確的操作都給予分值或加時獎勵,及時兌現);二是身份升級系統(階段性評價,定義玩家現在處于什么樣的等級地位,每闖過一關都有相應的得分,并在下一關增加過關的難度);三是排名系統(終結性評價,定義玩家離頂級玩家的距離有多遠和可上升的空間有多大,進一步刺激玩家進行下一步挑戰)。激勵機制具體表現在雙向交流、各自選擇行為、階段性評價、年終評價與獎酬分配、比較和再交流等方面,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系統,主要用來提高工作室建設的積極性和認可度。
(七)退出機制建立。任何有關責權利界定的都是建立在;準入與退出的條件和標準之上的。如果說教指委領導下項目負責制是工作室;準入的機制,那么就應該有相應的退出機制來規避工作室建設發展停滯問題。實踐中,兒童文創設計工作室的退出條件界定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一是項目負責人因身體等客觀原因無法履職承擔建設任務;二是項目負責人內涵建設及其成果達不到學校規定要求;三是項目負責人嚴重違反了學校規定的校紀校規,在師生中造成不良影響;四是項目負責人需要離職或調離學校;五是項目負責人的研究方向與興趣有了重大改變等。
結語
在“一帶一路”國家頂層合作倡議理念下,在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和互聯網思維的興起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如何適應新的形勢的需要,實踐教學體系如何滿足“雙創”要求,如何運用跨界思維、協同創新以及聯動發展等生態系統理念促進工作室改革建設及運行發展是新時代面臨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