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晨



摘要: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對共享嬰兒車進行再設計,使其適合現有的市場環境,推動共享嬰兒車產業蓬勃發展。運用商業模式創新,服務體驗以及模塊化的設計,讓產品更具共享屬性。得到共享嬰兒車的商業模式創新成果。對共享嬰兒車進行商業布局、服務體驗以及模塊化的設計有助于共享嬰兒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商業模式創新 用戶流程 服務體驗 模塊化
中圖分類號:TB4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10-0113-03
一、共享經濟下的商業模式
(一)共享經濟的特點
共享經濟主要有易物、租賃、借貸等共享的模式,人們可以使用網絡的資源讓需求者和資源提供者進行分配,在共享中可以省去大部分的中介費用。正是基于此背景之下,共享模式的誕生得到了迅速推廣產品的所有權不再僅限于個人,而是人人享有。共享經濟模式的變革,使得傳統的有形產品或服務產業能夠借助大數據技術達成供需匹配,實現資源使用權在供需方之間的快速高效轉移。從市場運營方面剖析,共享經濟的本質是運用技術手段構建多邊市場體系,即生產方、企業方與消費方,通過整合多余資源完成市場化配置,達到供需雙方的價值共創,給予消費者最佳的用戶體驗。
(二)共享經濟下的市場變革
1.傳統消費理念的變革
互聯網時代以前,信息嚴重不對稱導致交易成本過高,而且個體之間的信任沒有評判依據,存在較高的風險程度。到了萬物互聯的時代之后,數據共享、移動物聯、信息覆蓋成為時代發展的現狀,用戶可以較為輕松地獲取相關訊息以及信用評級,從而有效地降低交易風險,拓寬商業模式的發展方向。
2.交易成本的降低
消費理念的變革,必然引發經濟模式的創新與升級。在市場經濟的商業模式中,共享經濟范式正在減少產品實際運營的相關產品,并使之降到最低。使得商品更加多樣化,服務體驗的費用近乎為零。相較于直接購買商品而言,共享的交易方式往往更深得人心,資源配置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得到較為合理的利用,從而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
3.提高資源利用率
共享經濟模式的本質是合理地將剩余資源的使用率最大化,增加商品庫存的利用率,使供需雙方得到更大的經濟效益。共享模式所帶來最明顯的變革是能快速提高過剩資源的合理調配,在較短的時間內對空閑資源的重新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
(三)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創新
購買者的實際訴求,影響著企業的模式定位。在市場經濟多樣化的形式下,企業為迎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主動地采取適宜消費者的應變方式,滿足共享經濟模式的定位創新,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具有不確定性,企業可以深度挖掘市場與消費者的需求痛點,在不確定中尋找創新的模式和機會點,提高資源配置率,促進行業及自身的發展。
二、共享嬰兒車行業現狀及商業模式創新對策
(一)發展背景
全世界每天約有16.67萬新生兒出生,每年大約有6100萬新生兒降臨,與這個龐大群體緊密相連的是一個龐大的嬰幼兒經濟市場的形成。嬰兒車的需求呈現日益增長的趨勢,嬰兒車的設計研發逐漸與共享經濟相融合。以共享單車為例,其簡單且便利,即租即用、停放方便的特性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這一共享新模式,不僅有效地減少了自行車高存量的資源配置問題,還切實解決了用戶的出行痛點,以綠色環保,健康出行為理念得到廣泛的推廣和實施。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嬰兒手推車開始從“奢侈品”演變成必需品,中國的消費者也開始由廉價觀念向品質時代邁進。正是基于此簡單便捷性,經濟實用性,綠色可持續性的“共享嬰兒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共享嬰兒車的出現也從本質上解決了用戶攜帶嬰兒車時的不便和使用壽命過短等問題。
(二)存在問題
共享嬰兒車是近年來新興的產業,企業對于共享嬰兒車的科研、制造生產、管理推廣服務體驗等方面還未建立相對健全的制度,大多數企業為了減少成本,則是直接把傳統的嬰兒車作為共享嬰兒車來使用,其造成的弊端也十分顯著如(1)現有產品未能適應共享嬰兒車的使用環境。(2)產品的衛生性和安全性較差。(3)共享嬰兒車的整體使用體驗不盡人意。以2017年8月上海和杭州街頭出現的共享嬰兒車為例,其因存在違規投放、占用公共資源、影響道路通行及安全秩序等問題被相關管理部門緊急叫停,行業的發展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雖然,共享嬰兒車引發了許多爭議,但其存在著一定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對于新興事物的發展我們更需要以辨證的方式去看待。
(三)共享嬰兒車的多維度創新
1.共享嬰兒車的體驗創新
國內共享嬰兒車的商業模式模式可以簡單描述為:以互聯網技術平臺為主,通過手機掃碼獲取相關解鎖碼,并對其進行支付使用,共享產品其特殊的商業模式,使得共享產品能夠迅速地投放到各個城市區域之中。
由于共享嬰兒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于產品的使用流程和商業模式需要更加規范和嚴謹。
有樁的共享嬰兒車與傳統的嬰兒車在使用方式和商業創新模式存在差別。共享嬰兒車在使用方式上被大規模投放于市場,通過掃碼APP小程序可搜索附近可用車輛(降低消費者的搜索成本)。可即時解鎖、便捷支付(交易、取用過程簡單、快捷)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有樁共享嬰兒車模式,通過對站樁的掃碼,從而解鎖使用共享嬰兒車,具有規則性。
在商業的創新模式上,站樁的模式更適于共享嬰兒車。1)其可在不同樁站處自助掃碼取用與停放。2)模塊化的部件,使用完嬰兒車后需更換產品模塊,方可完成嬰兒車的停放,增加共享嬰兒車的潔凈性。3)增加樁位的固定面積,保持共享嬰兒車擺放的整潔性,如表1。
2.服務模式
完善的服務模式,能夠提高用戶對產品的心理預期。在產品設計的初級階段里,可以通過互聯網及其他方法尋找潛在的目標群體加入共享嬰兒車的設計與研發,詢問客戶和群眾的潛在訴求,讓客戶參與產品的研發、生產、測試、運營等環節,使用戶融入于產品的設計之中,同時為產品未來的投放與運營創造良好的口碑與廣告效應,從而減少用戶對產品的故有偏見。
在產品的運營階段需要更加注重整體的服務體驗。以貝比手推車為例,其在服務流程分為借車和還車兩步。第一步是借車,掃描微信二維碼進入小程序——繳納押金——掃碼用車——將鎖放入左側卡槽——松剎車——行動開始。第二步是還車,車輛推進平臺——踩剎車——將鎖放入嬰兒車——行動結束放入嬰兒車——打開小程序支付,如圖1。
較無規則的使用流程會降低用戶的心理預期。貝比嬰兒推車的服務流程雖然較為完善,但其也存在了一些問題。嬰兒車未被放入站樁處,鎖扣也未能到嬰兒車上。造成這現象的原因是,右側鎖扣的設定是可任意活動,即使不使用程序激活嬰兒車也能自由取下鎖扣。因此,在對共享產品進行設計時需要仔細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完善用戶體驗地圖模型,對整體的服務模式進行創新,從而保證更好的服務體驗,減少產品給用戶帶來的不適感,如圖2。
3.產品適用年齡下的維度創新
經過前期的用戶調研發現,共享嬰兒車的用戶年齡適用范圍在0-4歲左右,而家用嬰兒車用戶年齡適用范圍則在0-2歲左右。使用年齡的差異必然導致產品功能、形態產生相應變化。
在結構方面,引入可調節角度的靠背設計,維持嬰兒的平躺狀態,防止嬰兒的頸部出現的歪斜,來更好地保持嬰兒呼吸道順暢,讓嬰兒頭部在平躺時也能自由地轉動。
當嬰兒成長到六個月以后,能夠平穩的坐立時,椅背需要能夠自由調節,滿足所需,如圖3。而對于2-4歲的孩子而言,座椅的整體高度需要得到降低,因此在座椅的支撐處應增加高度調。
此外,融入情趣化設計能夠使產品更富活力,賦予產品更深層次的創新內涵。在功能方面,可在產品內部加入智能交互,如語音互動、音樂伴奏及游戲交互等,以情感而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吸引用戶,打動用戶。在形態方面,產品應更多引入扁平化設計、仿生設計等,使產品更能符合嬰幼兒的生理、心理等特點。
4.使用環境變革下的產品創新
共享嬰兒車的設計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它不僅涵蓋了嬰幼兒和成人的人機、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協調性,還包括了產品在使用時的使用環境。
共享嬰兒車的使用環境分別有戶外與室內兩種,使用環境的差異使得它們所對應的產品特性也不同,而現有共享嬰兒車未能明確地區分二者之間的異同。戶外款的共享嬰兒車使用環境較為復雜,產品長期暴露于多變的氣候環境上,容易造成細菌及灰塵的堆積,因此產品在停放樁點上需要增加遮擋物,避免產品直接暴露在陽光下。此外,共享嬰兒車的遮陽棚、坐墊、椅背、把手等部件需要能考慮防水、防塵,并便于拆卸回收。室內環境下的共享嬰兒車,主要是用于商場、購物中心及酒店等場所,這類共享嬰兒車在設計上需要考慮整體的體積以及使用方式,保證產品小巧輕便,便于使用。在商場及購物中心中由于有使用扶梯,許多用戶為了自身的便利,會直接把共享嬰兒車推上扶梯,如圖4。因此,在設計室內用的共享嬰兒車時,需要產品能夠簡單折疊,在保證嬰幼兒安全及整體乘坐方式不便的情況下,使共享嬰兒車的適用于扶梯下的使用環境,如圖5。
三、共享嬰兒車商業模式下的設計應用
嬰兒車的用戶群體較為特殊,在行為層面和本能層面都有其獨特性,作為一款針對性很強的產品,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用戶攜帶嬰兒車時的不便和使用壽命過短等問題。
(一)用戶使用流程分析
根據表2中的用戶行為,對共享嬰兒車的使用流程進行創新性改進。改進后的使用流程與傳統的使用流程存在最主要的區別是增加了模塊化的坐墊更換。在“借車流程”的掃碼用車階段后,用戶需從站樁出取出模塊化坐墊,方可解鎖嬰兒車。在“還車流程”的歸位階段后,用戶需拆下嬰兒車的模塊化坐墊,放入站樁中,方可鎖住嬰兒車,進行后續的還車流程。此目的是為了提高產品的規整性和潔凈性,解決現有共享嬰兒車的潔凈性問題,如表2。
(二)模塊化設計的應用
共享嬰兒車采用模塊化的設計,能夠有效解決現有市場上共享嬰兒車存在的衛生性問題,同時使產品更利于維修和清洗。模塊式的坐墊采用環保材質,可進行重復更換清洗,有利于回收利用。用戶在進行坐墊更換時,能夠改善用戶對產品的固有態度,從而降低不好預想,使用戶及消費者在使用產品時能夠更加舒適和安心。此外,更換的坐墊可額外收取增值費用,為企業與廠房增加營收利潤。
(三)共享嬰兒車的配色應用
共享嬰兒車在配色上應使用色彩飽和度較高,顏色較為明亮的配色,如白色、橙色、藍色、黃色等,避免使用較為灰暗的配色,使用戶能夠更為直觀地看到產品整體的潔凈程度,從而減輕共享產品給用戶帶來不夠干凈、衛生的不良印象。此外,明亮與鮮艷的配色能夠更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四)共享嬰兒車的材質應用
材質的創新應用影響著產品的發展方向。對于共享嬰兒車來說,材質的選擇更多的是傾向于衛生、可回收以及安全等特性。因此在椅墊和椅背的選擇上使用竹炭纖維材料,其具有耐臟、吸濕、除臭、抑菌以及較好的透氣性。而在車身支架上則采用鋁合金的材質,降低車身重量,延長產品生命周期,同時又利于回收使用。在共享嬰兒車的墊板、座椅及其他塑料部件上選用ABS樹脂材料為主,使產品能夠抗腐蝕、抗沖擊、耐劃痕和易加工等。
結論
共享經濟模式的出現,成為商業發展革新的突破口,一方面其為市場經濟帶來極大的促進,另一方面其賦予產品更加多元化的選擇,不僅如此,它的發展和推廣影響了人們的消費理念,隨著共享模式管理制度的完善,未來它將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基于此背景,共享嬰兒車的誕生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再對產品進行系統化升級的過程中,需更加注重產品的用戶體驗以及產品商業模式上的創新,雖然現階段共享嬰兒車發展存在各種問題,但未來其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