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港



摘要:當前中國社會步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亟需關注,社區養老作為未來我國主要的養老模式,其對應的產品設計仍然缺乏針對性,亟需做出調整。本文通過分析社區養老的功能需求,結合智慧型社區醫養結合的發展趨勢,提出設計開發一體式健康監測儀的思路,研究健康監測儀的發展趨勢與作用,通過適老化設計要素分析。提出了面向社區養老的健康監測儀的設計策略。增加社區養老模式的產品鏈,完善社區養老服務,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社區養老 醫養結合 健康監測儀 適老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010-0127-03
引言
根據國家統計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老齡人口(包含60歲及以上)為177594440人次,占全國人口比例為13.32%。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而同時中國老齡化社會的數量大、發展快、城鄉分布不均衡、領先于現代化發展等特點展現了中國養老的挑戰性與特殊性,我國應對老齡化社會做好準備,積極構建完備的養老服務和體現,推進醫養集合,智慧化養老社區的建設,加快老齡事業、產業發展。
一、社區養老
(一)社區養老概述:
社區養老,又稱為社區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主要服務形式,積極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養老服務。包括了醫療衛生服務、健康服務、保障服務、文化服務、照料服務等。
其中醫療衛生服務是社區養老服務中的重點,老人醫療保健需求巨大。但是,社區內醫療資源有限,同時社區服務人員素質不平均,與專業的醫療人員能力相差較大,體現出社區養老服務仍供給不足。
(二)社區養老主要服務功能:
1.生活保障服務
生活保障服務是老年人接受社區養老的主要服務方式,如通過社區平臺,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如一日三餐、衛生清潔、超市購物配送、上門維修等,聯系社區的合作者包括超市、餐廳、文體中心、家政公司等進行相關生活業務的合作。同時還要保障老人安全,通過各類社區公共資源如攝像頭、防盜門、保安配置等實現緊急救助、安全警報、防偷防盜、跟蹤定位等的緊急避險服務。
2.健康醫療服務
老年人因為生理特征等原因,多患有各類長期的慢性病,健康醫療服務是社區養老服務的重中之重。通過健康數據監測與管理,簽約社區醫生,以遠程醫療咨詢服務為主、上門問診服務為輔,自助售藥或者送藥上門為手段,完成健康醫療服務。具體來說,即利用智能檢測設備,通過傳感器采集老年人每天的生理健康數據,如血壓、心率、體溫等,再傳遞給社區養老醫療平臺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統計,建立每個老年人的基礎健康檔案,根據健康檔案,支持醫療問診、健康保健、康復指導、遠程醫療咨詢等健康醫療服務。
3.社區文化服務
老年人的心理狀態比較特殊,他們比年輕人更渴望獲得社會的尊重與愛戴,社區文化服務也是應運誕生,讓老年人實現自己的價值。通過建立老年大學、再就業中心、文娛活動中心等,將老年人與社會銜接,創造交流機會,讓老年人可以實現個人價值,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三)智慧型社區養老模式:
智慧型養老社區是指,通過互聯網技術,將老年人的各類信息集中于智能化系統當中,通過信息的集中處理,將老年人的各類需求對應到各類服務機構中,實現需求處理的信息化與智能化,將服務于老人連接起來。主要包括智能養老終端產品與智能養老平臺服務等兩大類。
智能養老終端產品是指通過數據處理技術,將老年人的各類疾病監測數據轉化為可視化圖表,建立健康儀表,同時輔以各類日用需求功能的科技養老產品。智能養老平臺服務則是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的技術感知,將服務與老年人聯通,通過平臺將老年人的需求發送至對應的服務機構中,實現老年人的需求滿足。
二、社區養老模式下健康監測儀設計多維化需求
(一)健康監測儀的定義:
健康監測儀來源于健康監護產品,健康監護產品是服務于家庭中,具有一定醫療功能的各類產品,常見的有血壓計、血糖儀、心電監測儀、血氧儀、心率計、體溫計等,如表1所示。主要用于對人體的基本生理表征進行監測,通過獲取各項生理信息,為醫療保健提供數據支撐。但是各類健康監護產品都是以獨立的產品形態存在,仍缺乏一種合適的方式將各類健康監護功能整合一起。鑒于此,研究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健康監護產品即健康監測儀具有較大的研究意義。
而在社區養老環境當中,由于健康監測儀的醫療屬性,可以作為智能養老終端產品的集中化體現,同時為其增加互聯網屬性,則可增加其智能養老平臺屬性,滿足社區養老模式下老人的各式需求,如表1。
(二)健康監測儀的作用:
1.醫療數據的收集
隨著社區養老的醫養結合、智能化的發展趨勢,醫療大數據變得越發重要,而健康監測儀作為主要醫療數據的收集手段,在醫療數據庫的建立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醫療數據幫助社區養老主要體現在三方面:①為醫生服務。醫生根據醫療數據的記錄,優化診療過程與決策,提升診療能力。②為社區管理者服務。
②為社區養老管理者服務。幫助他們管理老人,進行人力資源預估以及成本核算,幫助社區建設。③為老人服務。通過形成老人健康電子檔案,建立健康模型,針對性地對老人的疾病進行預防與干預,建立疾病管控、遠程治療系統。
2.作為養老服務平臺的載體
社區養老服務當中有各樣的服務需求,亟需一個統一化的智能平臺進行管理與功能實現,健康監測儀作為這類智能服務平臺的載體,可以將生活保障服務、健康醫療服務、社區文化服務集中于此統一管理,使老人有一具體的產品可以表明他們的需求,同時社區管理者也可以有效地進行資源的調配與老人信息的管理。
在生活保障服務中,老人可以通過健康監測儀進行例如衛生清潔、購物配送、維修家電的申請。在健康醫療服務當中,健康監測儀可以充當連接老人與醫生的角色,通過社區養老智能平臺實現遠程醫療功能,達到解決社區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在社區文化服務當中,健康監測儀可以充當老人的交流工具,將各式的問題矛盾通過健康監測儀上傳到社區病友交流平臺,方便老人與社區進行交流,建立老人大學等,讓老人實現自身價值,滿足老人對社區的情感需求。
三、面向社區養老的適老化設計分析
(一)老年人特征和常見疾病需求分析:
1.老人的生理心理特征
研究老人的生理特征多從視聽觸覺的衰弱、肌肉力量的衰退、以及腦力的下降三方面進行研究。比如視覺上出現“老花眼”現象,視線模糊,辨色能力減退;聽覺器官老化,聽不清聲音,交流困難等;感受器官機能衰退,表皮細胞反饋系統衰弱、發生明顯的遲鈍與失能現象,冷熱變化感受弱,失去一部分疼痛感等。肌肉力量的衰退和運動神經衰弱等,讓老人身體反應遲鈍,容易摔倒,同時人體骨骼老齡化引起的骨密度下降,使老人一旦發生摔倒,更加容易產生骨折等疾病,并難以愈合。
而老年人腦力的下降,同時也會使老人的心理特征產生變化,記憶力衰退、不輕易接受新鮮事物、學習能力下降等,對老人的情緒和性格產生一定的影響。老年人大多有孤獨感和空虛感、同時死亡也會給老年人帶來不安全感與危險感,容易引發內心焦慮,神經衰弱等現象,則孤獨空虛的情緒、焦躁抑郁的情緒、恐懼不安的情緒、自我封閉的情緒會涌現出來。而生活環境與社會地位的變化,老人的主觀認知也發生改變,容易出現不安、脾氣暴躁古怪、念舊、頑固等性格特點。
2.老年人常見疾病
據2014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CLASS)報告指出,我國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74.7%的老年人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疾病。常見的慢性疾病有: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老年癡呆等,此類病癥還容易引發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壓引發腦動脈硬化、高血糖引發糖尿病等、而心臟功能衰弱容易引起腦部缺氧,出現頭暈眼花的情況,如表2。
(二)適老化設計要素:
以環境為基礎,結合老人的生理、心理的特征分析,針對老年人需求的設計稱之為適老化設計。適老化設計要素包括了:
1.可用性要素。老年人產品最主要的特征是其功能性的可用性,幫助老人順利地進行活動,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提供幫助,提升生活品質感。
2.情感化要素。老年人產品需要符合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在視覺上要滿足老人的喜好,包括顏色、造型的選擇,多數老年人喜好沉穩而嚴肅的形態特征,顏色多以黑、白、灰為主;造型上偏向保守而不浮夸,滿足老年人的心理喜好是情感化設計的關鍵。
3.安全性要素。老人欠缺安全感,安全性是讓老人重獲安全感的重要條件,老人才會接納產品。安全性包括為產品物質的安全性和心理的安心感。產品的結構需要堅固,造型需要沉穩給予老人內心安全感,消除隔閡與恐懼感,保護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安全。
4.易用性要素。老年人產品設計要簡單易懂便于使用,老年人腦力下降,判斷學習能力不足,不易輕易接受新事物。遵從易用性要素設計,是方便老人更好地接納與使用產品,降低老年人的操作負擔,提升用戶體驗。
四、健康監測儀適老化設計策略
健康檢測儀的設計需要抓住老年人的行為特征與身心特征,結合社區養老環境的服務功能特點,設計出適宜老年人使用的產品??赏ㄟ^以下設計原則進行健康檢測儀的適老化設計:
1.功能性原則。作為健康監測儀本身,需要具有醫療性功能,包括對于血壓、血氧、血糖、ECG等常見的醫療數據的監測功能,幫助老人進行慢性病管理,遠程醫療等服務。
2.交互性原則。針對行動力弱的老年人產品設計,需要首先考量產品的交互性,減少老年人的操作負擔。例如使用智能技術進行個人信息登錄與獲取,圖1中的Elderly e Phone通過掃描人臉,直接進行撥號,這種交互方式增強了信息的可視性和趣味性,以線性操作流程為主,信息傳達清晰易懂。同時健康監測儀可以使用便攜式的設計方式,讓行動力不佳的老人,能夠更愿意使用健康監護儀,同時方便老人攜帶以方便監測生理健康數據。
3.智能化原則。將健康檢測儀與互聯網技術連接起來,通過高效互聯的信息傳達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老年人的使用成本,同時作為社區管理人員,可以在云端管理老人的健康數據,建立社區老人大數據信息庫,為后續的生活保障、居家安全、健康醫療服務提供數據入口。圖2為Checkme多參數生理檢查儀,它可用于多場景的使用,通過智能互聯網技術,將檢測的生理參數上傳于云端、電腦、移動手機等多種方式,實現病人、醫護人員的信息互聯,輔助進行醫療決策。
4.情感化原則。老人容易抗拒新奇事物,設計適老化健康監測儀,從情感化設計角度出發,可以從造型、使用方式、功能構建等進行構思,通過沉穩而復古的造型引發老人的親切感,用色以素雅整潔為主,避免浮夸感。而在使用方式上,避免醫療程序中的冰冷感,可以通過語音提示、視頻演示等方式幫助老人使用產品,圖3為Easypilll智能喂藥系統設計為將服藥提醒轉化為平板上的燈光顯示,每到服藥時間,便亮起對應儲藥容器的亮光,提醒老人服藥,改善老年人的服藥體驗,寄予老人積極的心理鼓勵。
在健康監測儀的生理數據檢測功能之外,還可以添加老人社區等功能,方便老人進行生活日常、病情交流,促進老年人使用健康監測儀的意愿,滿足老年人的社交活動需求。
結語
以社區養老為代表的養老模式,其養老產品欠缺針對性設計,功能性設計、情感化考慮仍然不足,而針對老年人的產品設計,需要從老年人自身出發,分析他們的行為特征與需求,考慮社區養老環境,減輕他們使用產品的負擔,將用戶體驗融入到產品設計中,讓產品以人為本,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幫助國家養老產業的完善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