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振棟
摘 要:中國的5G技術開始興起,其運用將帶給傳媒行業深刻的變革,將促使媒介系統從媒介融合向萬物皆媒的方向發展,大幅提高了信息引入量,應用信息生產方式由以人為主導向用戶參與和機器生產的方向發展,促進傳媒業視頻高清技術的發展,對傳媒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傳媒行業要想抓住5G技術發展機遇,就必須轉變觀念,積極布局5G領域,優化體制機制,利用數據做好服務,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始終堅持內容為王,優化傳媒內容,加強人才培養,激勵其創新能力。
關鍵詞:5G技術;傳媒行業;變革
一、引言
2019年被譽為中國5G元年,2019年1月,工信部宣布發放5G臨時牌照,我國商用5G的序幕正式拉開。5G網絡是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的簡稱,是4G網絡技術的升級和延伸。與4G網絡相比,5G網絡不僅速率更快、帶寬更寬、時延更低,而且能夠實現萬物互聯,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正在逐步被廣泛地運用于不同領域。在傳媒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一向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5G技術毫無疑問將在傳媒行業中得到應用,并促進我國傳媒行業的巨大變革。本文試圖探討5G技術的發展對傳媒行業所帶來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闡述傳媒行業應該如何利用5G技術實現轉型發展。
二、5G技術給傳媒行業帶來的變革
(一)促使媒介系統從媒介融合向萬物皆媒的方向發展
在4G技術的推動下,傳媒行業的各項傳播媒介已經實現了媒介融合,由此信息的生產和傳播打破了單一媒介的限制,而被納入到一個全媒體平臺上。隨著媒介的融合,傳媒行業的機構、人員、資本等多方面得到融合和重組。以往的信息傳播由專門的信息傳播媒介來進行,而在5G時代,物聯網技術逐漸商業化和普及化,使信息傳播的媒介越來越多樣化,逐漸呈現出萬物皆媒的趨勢。例如,智能家居越來越普及,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種家居設備亦成為信息傳播的媒介。
(二)大幅提高了信息引入量
5G技術的應用促進了人與人、物與物以及人與物之間的聯系,使傳播媒體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同時傳媒行業的信息引入量與以前相比也有了質的提升。以前,人們對媒介傳播的信息沒有選擇性,總是媒介傳播什么樣的信息,我們就接受什么樣的信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不斷提高,不斷傾向于要求媒介提供與自身需求相匹配的信息。5G技術與AI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傳播的效率,使信息傳播向精準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從而給用戶提供更加合適的信息。同時,隨著5G技術的深入發展,互聯網用戶數還在不斷增加。截至2018年底,我國互聯網網民規模為8.2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9.6%,我國目前尚有5.62億人口沒有上過網。在4G時代,一方面由于網絡基礎設施較為滯后,另一方面由于網絡流量使用費過高,導致互聯網用戶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且以年輕人群體居多。隨著5G技術的興起,網絡流量在傳播速度大幅提升的同時,流量使用費也隨之大幅降低。未來將有更多的人選擇使用互聯網,互聯網用戶基數將進一步提升。隨著使用人群的增加,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量將進一步提升。
(三)應用信息生產方式由以人為主導向用戶參與和機器生產的方向發展
在4G時代及以前,受限于技術水平,信息的收集、編輯及傳播都由人來完成。這不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而且工作效率不高,容易出錯,如導致信息丟失等。5G技術運用于傳媒行業之后,信息從采集到傳播的整個工作流程的參與者將不再僅僅是人,而且還包括機器,從而實現信息的智能化采集。這就改變了傳媒行業的內部生產系統,使整個傳媒行業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四)促進傳媒業視頻高清技術的發展
傳統的傳媒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往往存在著畫質不夠清晰、卡頓和讓人眩暈等問題,用戶體驗感極差。5G技術產生之后,我國傳媒業的媒體播放平臺開始積極布局5G技術,從而能夠有效集成多路4K超清信號,4K超清電視節目得以制作和發布,視頻的畫面更加清晰,傳播效率更高,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對視頻清晰度的要求。
(五)對傳媒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5G技術的興起改變了傳媒行業的格局和傳媒行業生態環境,并推動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員媒體、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和全效媒體,這就對傳媒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背景下媒體融合更加明顯,因此需培養對文字、視頻、音頻和圖像等傳播形式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懂得如何生成多媒體融合報道傳播文本的復合型傳媒人才,從業人員還必須熟悉不同傳播平臺及傳播渠道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編輯發布,更好地實現精準傳播。此外,在5G興起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得到了更加成熟的應用,一些簡單的常規性工作可由人工智能完成。同時,傳媒工作者也將從基礎性、常規性的采編工作中解放出來,傳媒工作者需更加注重培養大數據思維和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將簡單的程序化的工作交由計算機處理,而將更加的精力投入創造性工作中。
三、傳媒行業如何抓住5G發展機遇
(一)轉變觀念,積極布局5G領域
所謂思維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媒體融合的不斷深入,技術越來越成為傳媒行業發展的核心因素。因此,主流媒體必須把技術建設擺在突出的位置,加快技術建設,不斷推動技術與業務的融合,努力搶占5G技術高地,重新規劃發展思路,努力運用人工智能、VR、機器人算法、深度學習、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不斷豐富媒體內容,提高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效率,優化畫面內容,不斷增強用戶體驗。
(二)優化體制機制
體制機制決定著企業的活力,進而決定了企業的效益。傳統媒體業往往具有半事業單位的性質,其體制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大多尚未建立起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類似的國有企業體制機制,與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字節跳動等優秀的互聯網企業運營靈活、激勵到位的體制機制相比更是差距明顯。受制于體制機制的影響,傳統媒體在擁抱新科技方面顯然存在障礙。因此,傳統媒體要實現轉型發展,必須盡可能多地引進市場化的體制機制。
(三)利用數據做好服務,不斷提升用戶體驗
5G技術對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和網絡信息容量都產生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在5G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媒體的核心業務之一便是用戶的數據服務。通過對大數據的匯集和分析,可將生產和傳播的信息與用戶的需求進行融合。媒體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重構生產關系,對所積累的大量用戶信息進行結構化匯集存儲,建立數據庫,并對數據庫進行深入挖掘,建立用戶模型,以個性化報道不斷滿足用戶需求。媒體也可以不斷完善數據挖掘技術,努力挖掘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用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
(四)始終堅持內容為王,優化傳媒內容
對于傳媒行業而言,形式固然重要,但內容才是根本,無論技術如何進步,受眾最關心的依然是媒體所傳達的內容,內容永遠是滿足用戶需求的第一指標,新技術新渠道只是為了使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地送達用戶。5G時代,將迎來更加海量的媒體內容,主流媒體應在技術賦能之下充分釋放內容價值,注重對內容生產的投入,協同采寫編發流程,打造出更加符合自身定位的精品內容。中央主流媒體在內容精品創新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地方媒體也不甘示弱。例如,湖南省重點新聞網站紅網推出了圖解、微海報、微視頻、視頻、H5等多種形式的內容產品。其中《習近平兩會金句》微海報、《時小刻兩會課堂》微視頻、《說說看》系列視頻以及《帶上“希望的種子去北京——代表委員們的行李箱》H5等創新作品,推出后第一時間便被多家媒體轉載?!皩W習強國”客戶端特意開設了《時小刻兩會課堂》視頻專題,同時,人民日報客戶端也進行了重點推薦。
(五)加強人才培養,激勵其創新能力
在5G時代,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媒體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在5G時代,媒體行業必須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并不斷激勵其創新能力。在過去,媒體行業在招聘時,往往重采編,輕技術,而到了5G時代,則必須加大技術性人才的培養和選聘,同時加強對已有傳媒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提升其全媒體能力。面對創新科技的步步逼近,媒體工作者必須掌握新技術手段的運用,并充分發揮人類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優勢,創造出具體內在特色,難以被機器和人工智能替代的產品。
四、結語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傳媒行業將迎來又一次革命,媒介融合方式、信息引入量和信息生產方式等都在發生質的變化。目前,5G技術才剛剛興起,傳媒行業應充分做好準備,搶占新興技術發展先機,主動適應5G時代新聞傳播領域新發展、新趨勢、新特點,提高輿論引導水平,推動媒體融合進一步深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全中.5G技術與我國傳媒業發展[J].新聞與寫作,2019(6).
[2]匡文波.5G:傳媒業變革的催化劑[J].中國報業,2019(4).
[3]林曉琳.5G技術與我國傳媒業的發展[J].藝術科技,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