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良
摘 要:數學這門學科能夠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更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對于高職學生就業與生存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簡述了高職數學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給出設定反思教學明確任務、打造反思教學良好氛圍、創建反思教學評價制度等教學策略,希望教育部門能夠推廣反思教學模式,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職教學教育;反思性教學;教育事業
一、引言
反思性教學模式打破原有教學觀念,能夠深挖教學問題,讓學生對高職教學知識進行實踐探索,真正領悟數學課程教學的獨特魅力。通過反思,不僅教師能夠充實教學內容,彌補教學不足,規劃出更加科學合理的高職數學教課方案,學生也能夠通過反思自身缺陷,進行針對性學習,成長為創新型人才。
二、高職數學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高職教學內容存在困難性
高職院校的大多數學生對數學存在畏懼,對數學教學課程望而卻步,嚴重影響教學效率。高職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的學科,概念比較苦澀難懂,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一定困難。另外,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傳授教學知識時,完全依照填鴨式教學方式,常常讓學生囫圇吞棗,不解其意,造成高職數學教育存在嚴重困難[1]。
(二)教學方針與社會需求不符
高職院校的教學任務應是為社會培養創新發展型人才,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呈現出的是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學生只能遵循教師的教學軌跡進行知識領悟,喪失了對學習的主動性。這種教育模式下的學生,在結束學業后,往往會被社會淘汰,難以實現人生價值,甚至會出現反社會傾向,嚴重危害國家安定和諧。
(三)教育評估工作達不到效果
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提升進取心,掌握學習方法。但是,在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學生成績作為評估標準的片面評估制度,讓學生失去了學習樂趣,一味追求高分數,完全偏離了教學初衷。
三、高職教學教育中反思性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設定反思教學明確任務
設定教學任務有助于教師實施教學計劃,合理安排高職數學教學課時,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運用反思性教學模式設定教學任務會促進教師教學方案的規劃進程,還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主動學習能力,克服高數教學課程學習難關。高職教學內容具有較強困難性,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具有較大的學習壓力。教師通過設定反思教學明確任務,會對高職數學內容進行刪減加工,簡化課程教學知識,讓學生降低對高職數學學習的畏懼感,掌握數學思維能力,成為優秀的發展性人才。
例如,在進行高職數學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簡化課程教學難度,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真實含義。在講述數學集合概念時,教師可以利用圖像直觀顯示優勢,將交集、并集、補集等數學概念進行簡化處理,讓學生能夠理解數學理論知識的真正含義。
高職院校建設初衷是為社會提供發展型創新人才,著重強調課程的實踐性意義。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要將此項方針加進教學任務中,實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發展策略,為國家發展培養出優秀建設性人才。確定反思性教學任務時,要根據學生個體化差異設定不同實行目標,進行針對性反思教學工作。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采取充分鼓勵措施,讓其增長教學興趣,化壓力為動力,努力踐行數學求知歷程。而針對學習較為優秀的學生群體,教師可以適當拓展教學內容,豐富他們的數學認知,讓他們明白學海無涯、學無止境的深刻道理,始終維持謙遜好學的學習態度。優秀的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目標,讓學生得到最優質的數學教育。在設定教學任務工作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情,讓學生能夠一直跟隨教師的腳步積極探索數學領域知識,找準反思性教學模式的重點要求,運用反思性理性思維看待學習與生活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二)打造反思教學良好氛圍
良好的學習環境會造就非凡的人才。教師在進行高職數學教學工作時,要為學生營造反思教學的良好氛圍,讓學生成為創新型人才,為社會創造巨大價值,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新課改的教學方針要求教師應“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全方位為學生著想,讓學生能夠處在良好學習氛圍中,生活與學習得到最佳保障。在這種教育背景下,教師應將教學重心由單一的課程教學模式擴展為課余生活與教學工作兩方面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浮動情況,還要時刻留意學生課余生活的心理健康層面,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讓學生不被外界額外的壓力所影響,將注意力放到數學課程學習中。
教師在觀察到學生差異性程度后,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全面掌控學生心理狀況,然后為學生量身打造最適宜的反思教學方案。教師要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熱愛高職數學,并從中學會用反思性思維考慮問題,與教師共同創造反思教學良好氛圍。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要注意學生的心理訴求,準確把握聊天語言,避免言語失當造成學生逆反和消極心理,讓學生對數學喪失求知欲望,封閉對外交流大門,成為一個思想價值取向不正確、具有社會不良傾向的偏激人員[2]。
例如,教師與學生展開溝通之前,要認真琢磨相關優秀溝通案例的突出之處,掌握與學生溝通的技巧。在溝通時,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表現,適當調整溝通技巧和談話內容,盡量不觸及學生的敏感點,讓學生能夠虛心接受教師的思想觀點,從而進行反思性學習。結束交流之后,教師要抽出固定時間進行慎重反思,回顧溝通過程的細節,找出溝通的不良之處以及學生學習薄弱點,以便后期進行改進工作與提升溝通交流措施的規劃工作,為學生創建良好反思教學氛圍打下良好基礎。
教師在營造良好反思教學氛圍時,不能以偏概全,應逐漸完善自身專業教育素質,拓展心理健康的知識儲備。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收集反思性教育案例,吸收國內外院校先進的教學理念,然后結合當地高職院校的教學環境,為學生創建全新的數學反思性教學計劃,讓學生能夠在“以人為本”的教學氛圍中得到良性成長。另外,心理健康知識的積累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真實訴求,能夠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上困惑,還能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成功發揮反思性教學的教學優勢,為國家教育事業開辟全新發展道路。
(三)創建反思教學評價制度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采取教學評價制度,有利于學生吸收正確評價意見,認識自身學習不足,從而努力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思維模式的處世原則,成為身心健康的發展型人才。傳統教學工作中,教師評價制度存在一定弊端,常常以學生的數學成績作為評價基礎,嚴重影響學生價值觀的養成,讓學生偏離正確的社會價值取向。這使教師在高職數學教學中失去了教書育人的根本屬性。教師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并引以為戒,做出人性化教學改革方案,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放在教學工作的第一位。教師可以進行綜合性摸底工作,了解學生個體性差異,找出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做出正確有效的評價建議。教師在課程教學工作時,可以將學生日常表現和每次教學成績進行綜合性整理,得出一個更加確切的評價報告。例如,采取績效考核的評估制度,將學生日常表現和課堂出席情況列為評估標準,占據整個評估報告的30%,而學生的學期成績由原來的100%下降為70%。通過對評估制度進行改革,能夠有效杜絕單一片面性評估制度對學生的影響,讓教師加深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印象,從而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上進情況以及其他影響性因素,制定出較為完善的評估建議。這不僅讓教學工作具備多元化特性,解決學生個體化差異問題,還能讓教師不斷進行反思,提升本身的教學水平。學生在這樣的評估制度約束之下,會正視自身缺點,深刻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反思學習缺陷,進而對學習產生信心。
這種公平、公正、平等的教學評估制度,能夠有效避免教師個人思想的評估決定性狀況,讓學生能夠虛心接受教學評價觀點,改正自身缺點,杜絕出現不公平待遇問題,使學生走向偏激的發展道路。因此教師在設計評估制度時,要深思熟慮,做到不偏不倚,將學生的一切學習影響因素作為數學教學評估標準,不忽略每一個細節,讓學生能夠在完備的教學評估制度下挖掘出學習潛能,成長為德智體美勞綜合性發展的人才[3]。
四、結論
綜上所述,采用反思性教學模式,能夠提升高職數學教學工作效率,為教育事業開辟新型發展道路。期待教育部門能夠通過設定反思教學明確任務、打造反思教學良好氛圍等措施做好反思性教學的推廣工作,促進國家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愛萍.高職數學教學中反思性教學的實踐應用[J].納稅,2018(1):234.
[2]王靜.關于高職數學教學中反思性教學的實踐研究[J].科技風,2017(14):50.
[3]李蕾.反思性教學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2016(11):75.